蛇莓的意思、蛇莓的详细解释
蛇莓的解释
多年生匍匐草本。全株被白色柔毛。复叶,有小叶三片。初夏开花,黄色,单生于叶腋。果实为聚合的瘦果,深红色,有小毒,着生于膨大球形而呈海绵质的花托上,形似草莓。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之功效。主治蛇虫咬伤、痈疮肿毒、咽喉肿痛等症。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蛇莓》﹝集解﹞引 陶弘景 曰:“蛇莓,园野多有之。子赤色,极似莓子,而不堪啖。”
词语分解
- 蛇的解释 蛇 é 爬行动物,身体细长,体上有鳞,没有四肢。种类很多,有的有毒,有的无毒。以蛙、鼠为食,大蛇亦吞食大的兽类:蛇蜕。蛇行。蛇蝎。蛇足(喻多余无用的事物)。画蛇添足。 蛇 í 〔委(卛 )蛇〕见“委
- 莓的解释 莓 é 〔草莓〕多年生草本植物,叶有长柄,开白花,果实红色,味酸甜。 〔木莓〕落叶灌木,高近二米,果实红色,由多数小核果合成,可食。亦称“山莓”、“悬钩子”。 〔寒莓〕常绿蔓生小灌木,果实红色,到冬天
网络扩展解释
蛇莓(学名:Duchesnea indica)是蔷薇科蛇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名称和特性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一、名称由来
- 形态关联
果实形似草莓但较小,表面有绒毛,常生长于阴暗潮湿处(如溪边、林下),与蛇类栖息地重叠,故得名“蛇莓”。
- 民间传说
传说蛇莓是蛇的食物或唾液所化,虽无科学依据,但流传广泛,强化了名称的由来。
二、形态特征
-
植株结构
- 茎叶:匍匐茎细长,可达1米;三出复叶,小叶倒卵形,边缘有钝齿,两面被柔毛。
- 花果:黄色单生花,花瓣5片;聚合瘦果呈鲜红色,直径约1-2厘米,表面有颗粒状突起。
-
与草莓区别
果实无香甜味,口感淡且微涩,花托海绵质,瘦果分散于表面(草莓为饱满颗粒簇拥)。
三、药用价值
- 传统应用
《本草纲目》记载其性寒、微毒,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外敷治蛇虫咬伤、疮疡肿毒。
- 现代用途
全草入药,用于咽喉肿痛、痢疾、烫伤等;水浸液可灭农业害虫。
四、生长与分布
- 环境:喜阴湿,常见于山坡、草地、河岸,海拔低于1800米。
- 分布:亚洲东部至南部(中国、日本、印度等),欧洲、美洲亦有引种。
五、注意事项
- 毒性争议:传统认为有小毒,但现代研究显示其毒性极低,果实可少量食用(味差),过量可能引发轻微不适。
- 民间误区:虽名“蛇莓”,实际与蛇无直接关联,仅为传说或生态巧合。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本草纲目》或植物学权威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蛇莓
蛇莓是一个汉字词,由两个字组成。它的拆分部首为虍和卩,笔画数为8。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
繁体字与古时候汉字写法
蛇莓这个词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蛇莓」。而在古代汉字中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因为字形随着时间和演变而改变。
例句
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蛇莓常常被用作象征禁果和诱惑的形象。
组词
蛇莓这个词本身已经是一个组词,不常见于其他组词中。
近义词和反义词
与蛇莓相关的近义词可能有蛇果、蛇莇等。反义词则可能没有一个固定的词语与之对应。
别人正在浏览...
阿米巴痢疾俵卖参考书冲冠愁惛此起彼落电游顿沦多角形二凶吩呶辅导公评攻破共振器管劲鼓吹手还海悍媢虹楼后生怀黄嘑蹴护调恢拓佳客姜饼较近纪检进境铿轰愧痛烂烨美德靡靡穆清奇览穷微塞具觞咏神农氏石馆识时知务数念丝庄搜整窣堵香太漠逃疟途迳亡散惟恐文齐温直五石铜五公无牵无挂乡人销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