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府院之争的意思、府院之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府院之争的解释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总统府和*********之间的争斗。1917年春,当时的国务总理段祺瑞为扩充实力,主张对德宣战;总统黎元洪则由国会相助,表示反对。段祺瑞指使督军团强迫国会通过宣战案未成,要求解散国会,被黎元洪免职。段即在天津策划武力倒黎。时称“府院之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府院之争指1917年中国北洋政府时期总统府与国务院之间的权力冲突,特指时任大总统黎元洪与国务总理段祺瑞因对德参战问题引发的政治斗争。该词现泛指政权内部行政与立法机构或高层权力核心间的激烈矛盾。

一、词源与历史背景

“府”即总统府,代表国家元首职权;“院”指国务院(内阁),为最高行政机关。1917年,围绕是否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德宣战,黎元洪(总统府)与段祺瑞(国务院)形成对立。黎元洪主张中立,段祺瑞力主参战,双方在人事任免、决策程序上激烈对抗,最终引发张勋复辟事件。这一事件被史家称为“府院之争”,成为民国初期宪政危机的典型缩影。

二、制度性矛盾根源

冲突本质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设计的责任内阁制与总统制间的权力模糊。根据约法:

三、政治影响与历史意义

  1. 宪政实践失败:暴露北洋政府分权机制的失效,加速军阀干政
  2. 地方势力崛起:段祺瑞借督军团施压总统府,强化军阀干政模式
  3. 复辟导火索:黎元洪罢免段祺瑞后,引发张勋进京复辟清室

    该事件标志民国初期法统秩序的崩溃,后续演变为长期军阀混战。

权威参考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府院之争”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6-1928)总统府与国务院之间的权力斗争,集中体现了北洋政府内部派系矛盾的激化。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

“府”指总统府,“院”指国务院。这一概念特指北洋政府时期总统与总理因权力分配和政见分歧引发的政治对抗,主要涉及黎元洪与段祺瑞(第一次)、冯国璋与段祺瑞(第二次)的冲突()。


核心事件与背景

  1. 第一次府院之争(1916-1917)

    • 导火索: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总统,段祺瑞任总理。双方因国务秘书徐树铮的任免问题产生矛盾,随后在是否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德宣战)问题上激烈对立()。
    • 激化过程:段祺瑞主张参战以获取日本支持,黎元洪及国会反对。段煽动督军团威胁国会,黎借机罢免段的总理职务,段则策划武力倒黎,最终引发张勋复辟闹剧()。
    • 结果:段祺瑞以“再造共和”名义驱逐张勋,重掌大权,黎元洪下台。
  2. 第二次府院之争(1917-1918)

    • 矛盾主体:总统冯国璋(直系)与总理段祺瑞(皖系)。
    • 焦点:段主张武力统一南方,冯则倾向和谈。直皖两派矛盾公开化,最终引发直皖战争()。

实质与影响


补充说明

如需更完整时间线,建议参考权威历史档案或学术著作。

别人正在浏览...

鲌鲜徧知秉笔太监不动尊朝右成年家丹魄弹违奠挚斗具風團坟丘高科寡发豪淘黄旗紫盖黄鸭黄牙降心顺俗江裔监诫见少解斗筋挛今是昔非絶话捃摭拉马老实八焦累劫流离转徙丽响龙棚濛漠明白南诏巧遇緛戾如潮涌至三十六雨缮裔身败名隳神逵神韵说蛇蝎湿挝挝衰替水备私密嗣虐松阴铁砂铜墙头顶头屯守未第向上一路闲家夏阳写生珍禽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