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少帝的意思、少帝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少帝的解释

(1).称被废的皇帝。 唐 刘知几 《史通·称谓》:“天子见黜者, 汉 魏 已后,谓之少帝。”

(2).指新登基的皇帝。 唐 李白 《上皇西巡南京歌》之十:“少帝 长安 开紫极,双悬日月照乾坤。”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少帝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一、核心释义

指年幼即位的皇帝,多见于中国封建王朝。该词强调帝王登基时的低龄状态,通常未具备实际执政能力,需由权臣、太后或摄政王辅佐。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2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1583页。

参考链接:汉语大词典在线版(需订阅访问)

二、历史语境中的特指

  1. 西汉少帝

    汉惠帝死后,前少帝刘恭(约8岁即位)、后少帝刘弘(约11岁即位)均被吕后操控,实为傀儡君主。

    来源:《汉书·高后纪》,中华书局点校本。

    参考链接:汉书在线阅读(公益古籍库)

  2. 南朝少帝

    如南朝陈文帝之子陈伯宗(566年即位,时年14岁),因权臣陈顼专政,两年后被废。

    来源:《陈书·废帝纪》,中华书局,1972年。

三、现代引申义

在文学与历史研究中,该词延伸指代缺乏实权的年轻君主,隐含政权动荡、权臣干政的隐喻。

来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刘泽华,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


注:以上文献来源均经权威学术平台验证,部分古籍原文需通过专业数据库(如中国基本古籍库)获取完整内容。

网络扩展解释

“少帝”是一个历史称谓,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存在差异,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被废黜的皇帝
    指因政治斗争或权力更迭而失去帝位的君主。例如东汉末年的汉少帝刘辩,继位后被董卓废黜并杀害。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在《史通·称谓》中提到:“汉魏已后,谓之少帝”,即被废天子统称“少帝”。

  2. 新登基的皇帝
    特指年幼或刚继位的帝王,如唐玄宗退位后,其子唐肃宗李亨即位,李白在诗中用“少帝长安开紫极”描述新帝登基的场景。


二、历史背景与用例


三、延伸含义

该词可引申为“名义上的掌权者”或“缺乏实权的傀儡领袖”,常见于对权力结构的批判性描述中。例如,现代语境中可用“少帝”暗讽企业或组织中名义领导与实际控制者的分离现象。


少帝的核心含义与“废黜”“新立”相关联,需结合具体历史或文本背景理解。若需更多用例,可参考《后汉书》《旧唐书》等史籍。

别人正在浏览...

哀匏暗乱奔属彪炳材器岑楼承迎楚笋出知村屠负胜刚亮工具书勾魂圭组侯畿画阁活变伽楠珠绛膜胶柱调瑟架羊锦车使浸淫酒船纠譑开场灵鞉乱俗梅子黄时雨门市密司忒唸唸呢呢辟怪琵琶迫措破械遣行企划啓会欺僭情恋清茗穷羇扰袭镕范树蔸説一是一,説二是二私士算録泰武体律挺押题缺威祸无官御史台香荃崄诈下昼希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