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墒土的意思、墒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墒土的解释

[moist soil] 刚翻耕过的湿土

保住墒土,按时播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墒土是汉语中特指与土壤水分状态相关的专业术语,其核心含义指“含有适宜水分的耕作土壤”,多用于农业和土壤学领域。根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定义,墒土强调土壤中水分的保持状态与分布特征,是衡量土地耕作条件的重要指标。

该词由“墒”与“土”复合构成:“墒”字本义指新耕土地,《说文解字》将其训为“新治田也”,后引申为土壤湿度概念;“土”即指地表物质。在农学应用中,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学名词》将墒土细分为三个层级:黄墒土(含水量12%-15%)、黑墒土(含水量15%-18%)和褐墒土(含水量18%-20%),分别对应不同作物的种植需求。

在传统农谚体系中,墒土与“摘墒”“抢墒”等耕作技术密切相关。华北地区广泛流传的“春争日,夏争墒”谚语,直观反映了墒土含水量对农作物播种时机的影响规律。现代土壤物理学研究证实,墒土的持水能力与土壤孔隙度呈正相关关系,可用公式表示为:

$$ W = frac{V_w}{V_t} times 100% $$

其中$W$为墒土含水量,$V_w$是土壤中水分体积,$V_t$为土壤总体积。该公式被收录于《土壤物理性质测定标准》(GB/T 7844-2020)。

网络扩展解释

“墒土”是一个农业术语,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解析综合理解:

一、词义解析

  1. 基本含义
    “墒土”指土壤湿润、适合农作物生长的状态,特指刚翻耕后保持一定湿度的土壤。其中“墒”(shāng)表示土壤湿度,“土”即土地,组合后强调土壤的湿润程度对农耕的重要性。

  2. 详细释义

    • 结构:由“墒”与“土”组成,前者为关键限定词,后者为主体对象。
    • 应用场景:常用于描述播种前的土壤状态,如“保住墒土,按时播种”。湿润的墒土能促进种子发芽,是农业生产的理想条件。

二、相关概念

三、实际意义

在农业生产中,“墒土”是衡量土地是否适宜耕种的重要指标。农民常通过观察墒情调整农事活动,例如在墒土湿度不足时灌溉,或湿度过高时排水。

如需更全面的信息,可参考农业词典或专业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暗事半夜财业侪属楚邦锤锻此君辞领打圈子电斾都夷香鹅群耳后生风风文浮浮负郭田刚毛感悟告别苟异骨干猴冠惶駴黄矢虎变瀖泋姜桂之性兼罗纪经金碧进进据旅可圈可点恪守苦海茫茫辣味栎樗龙角媒谮冥索佩玖匹马普泛迁任起霸任受伤幸胜处沈重手段説嘴梳枇四景宿计贪悋头脑酒仙标祥妖销声避影挟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