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鹅群的意思、鹅群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鹅群的解释

(1).成群的鹅。特指 晋 王羲之 书《道德经》所换之群鹅。典出《晋书·王羲之传》:“又 山阴 有一道士,养好鹅, 羲之 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羣相赠耳。’ 羲之 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唐 刘长卿 《过包尊师山院》诗:“《道经》终为写,不虑惜鹅羣。” 唐 陆龟蒙 《又次前韵酬广文》:“玄堪教凤集,书好换鹅羣。”

(2).即鹅群帖。 明 虞堪 《赠倪云镇》诗:“尚想君家清閟阁,临池谁见搨《鹅羣》。” 清 查慎行 《送陈子文出守石阡》诗之五:“碑版光传照裔文,临池妙手继《鹅羣》。”参见“ 鹅羣帖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鹅群”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需结合历史典故和文化背景来理解:

一、成语释义(比喻义)

指群体团结协作的状态,形容人们互相支持、共同克服困难。
使用场景:多用于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如企业文化建设、集体项目动员等。
核心特征:

二、历史典故(本义)

特指王羲之书写《道德经》换取群鹅的著名事件,典出《晋书·王羲之传》。
故事梗概:

山阴道士爱养鹅,王羲之见鹅心生喜爱,道士提出以书写《道德经》换取整群鹅。王羲之欣然写就,成为书法史佳话。

该典故在唐诗中常被引用,如刘长卿《过包尊师山院》的“《道经》终为写,不虑惜鹅群”。

三、书法衍生义

指代书法作品《鹅群帖》,明代诗人虞堪曾以“临池妙手继鹅羣”赞颂书法造诣。此帖虽非王羲之真迹,但成为后世书法临摹的重要范本。

注意辨析

部分资料误将典故出处标注为《孟子》,实际应源自《晋书》。建议优先参考《晋书》及历代诗词注释。

网络扩展解释二

鹅群,这个词意思是指一群鹅在一起的样子或情景。让我们来看看它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其中,"鹅"这个字的部首是"鸟",它的具体构成是由"彖"和"鸟"两个部分组成。而"群"这个字的部首是"羊",它的构成是由"美"、"羊"和"团"三个部分组成。鹅"鹅"共有12画,"群"这个字总共有13画。 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它是在古代形成的。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可能与现代有所不同。对于"鹅"这个字,它的古代写法是像一只鸟的形状,仅有一个部首"鳥"。而"群"这个字的古代写法是像一只羊后面有一团东西,也只有一个部首"羊"。 下面是一些例句使用"鹅群"这个词: 1. 在寒冷的冬天里,我看到了一大群鹅在湖边嬉戏。 2. 农田里的稻谷成熟的时候,总能看到一群鹅在欢快地嬉戏。 3. 孩子们兴奋地指着天空喊道:“哇,鹅群飞过来了!” 关于组词,我们可以用"鹅"、"群"这两个字来组成其他词语,例如:"鹅卵石"、"鹅毛"、"群众"等。 关于近义词,与"鹅群"意思相近的词有"鸟群"、"禽群"等。 至于反义词,和"鹅群"相对的词是"孤雁"、"独鹿"等。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