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半夜的意思、半夜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半夜的解释

(1) [midnight]∶夜的中间;特指夜里12点钟

(2) [half a night]∶一夜之半

清风半夜鸣蝉。——宋· 辛弃疾《西江月》

喜置榻上,半夜复苏。——《聊斋志异·促织》

详细解释

(1).一夜的一半。 唐 皎然 《宿山寺寄李中丞洪》诗:“从他半夜愁猿惊,不废此心长杳冥。”《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今日同这二位混,混了半夜,好容易脸不红了。” 巴金 《灭亡》第五章:“那伸直的道路经过了半夜的安息之后,现在又开始向人们诉说它底被人践踏的命运。”

(2).夜里十二点左右,也泛指深夜。 唐 王维 《扶南曲歌词》之四:“入春轻衣好,半夜薄妆成。” 宋 苏轼 《过莱州雪后望三山》诗:“黄昏风絮定,半夜扶桑开。” 冯德英 《苦菜花》第四章:“半夜里, 姜永泉 接到情报:敌人离此不远了。”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半夜”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指代以下含义:

  1. 时间概念
    指夜晚的中间时段,即子时(23:00至次日1:00),狭义上特指午夜12点左右。例如:“他每天工作到半夜才休息。”

  2. 泛指深夜
    在口语中常泛指深夜或凌晨的模糊时段,可能延伸至凌晨2-3点,具体范围因语境而异。例如:“半夜突然下起了暴雨。”

  3. 文学意象
    在诗词或文学作品中,常与孤寂、神秘、突发事件相关联,如李商隐《夜雨寄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隐含的深夜情境。

  4. 文化关联
    与“三更”同义(古代夜间计时单位,约23:00-1:00),成语“半夜三更”即强调深夜时分。

注意:现代使用时,“半夜”的时间边界较灵活,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指向。

网络扩展解释二

半夜的意思

“半夜”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来表示一天中夜晚的一段时间,即夜间过了一半的时候。

半夜的部首和笔画

根据《康熙字典》,“半夜”的部首是“十”字部,即是属于十字形状的汉字。

根据广义的笔画计数方式,汉字“半夜”是由6个笔画组成的。

半夜的来源

“半夜”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来源于古代汉语的用法。

古人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其中夜晚一段时间被称为“夜半”。而后来,人们将“夜半”的称呼缩减为“半夜”。这个用法一直延续至今。

半夜的繁体字

在繁体汉字中,半夜的写法与简体汉字一样,都是「半夜」。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

根据古代汉字的演变,古时候常用的一种写法是「半夜」。

这种写法在历史的发展中已经逐渐淘汰,被现代简化的写法所取代。

半夜的例句

1. 我通常在半夜三点左右才入睡。

2. 大半夜的,你怎么还不睡觉呢?

3. 半夜醒来,我发现窗外下着雨。

4. 半夜时分,这片区域总会有一些夜猫子在街头徘徊。

与半夜相关的组词

夜半、半夜三更、半夜醒来、半夜失眠、半夜作案

半夜的近义词

凌晨、深夜、午夜

半夜的反义词

白天、清晨、黄昏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