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奖赏、抚恤。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爱惜满洲士卒》:“上尝憮然曰:‘吾廿年之久,始得获一 满洲 士卒之用,何可不厚卹也?’故当时时加赏卹,至为之代偿债务,凡抚字之术,无不备施。”
“赏恤”是一个由“赏”和“恤”组成的复合词,其含义需结合两部分理解:
1. 基本释义
“赏”指奖赏、赏赐,“恤”指抚恤、救济。合起来表示通过物质或荣誉的奖励来安抚、体恤特定对象,常见于古代对有功者或困难群体的关怀措施。例如清代昭槤《啸亭杂录》提到皇帝为满洲士卒“代偿债务”“抚字之术无不备施”,即通过赏赐和抚恤巩固军心。
2. 应用场景
多用于历史文献中,体现统治者或上位者对下属的恩威并施。如明代奏疏提到的“惜粮赏、恤贫军”,即通过控制赏赐与抚恤来管理军队。
3. 词义辨析
需注意“恤”单独使用时可能包含“忧虑”(如“恤恤然”)或“体谅”(如“体恤”)之意,但在“赏恤”中特指物质层面的救济安抚。
扩展参考:该词现代使用较少,多出现在历史研究或古文解析中,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其侧重(如偏向奖赏或抚恤)。
赏恤是一个汉字词语,拆分为“赏”和“恤”两个部首。
赏的部首是贝,拼音为shǎng,表示奖赏、赞赏、欣赏之意。
恤的部首是心,拼音为xù,表示怜悯、宽恕、念及之意。
赏恤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皇帝常常宣布一些恩赦政策,减轻罪犯的刑罚,从而给予他们一种宽恕与宽容的赏赐,这就是赏恤。这个词在古代书法作品中也经常出现。
赏恤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賞恤。
在古时候,赏恤的汉字写法有一些差异。《说文解字》中提到:“赏,君爱也。”赏字在古代又常常写作赏、賞、賞君等形式,意思依然是表达君王的爱护和奖励。至于恤字,古代文献中也有许多变体,如許、恤、許雨等形式。
以下是一些关于赏恤的例句:
1. 君子应当赏恤有功之士。
2. 父亲对待儿子总是充满了赏恤的心情。
3. 这位老师对学生总是以赏恤为主,不喜欢惩罚。
与赏恤有关的组词包括:赏识、赏心悦目、恤衣粮等。
近义词有奖赏、慰劳、赞赏等。
反义词有处罚、惩罚、责罚等。
谙熟暗相百念边画辩省蹩脚藏掖常节常赏禅真乘热打铁醇正簇射打短单条东观鹗鷇噁嗪鹅珍犯躐凡陋飞跳偾国伏剑贡脓工委瑰辞汗席化鳞建醮僭名僭先椒栢酒胶州湾葪柏尽信书不如无书抉目吴门考证雷樽辚轹墓门闹闲楸函权许孺童三婆靸鞵疏班疏嬾叔翁蕬萝诉控同呼吸筒子楼卫队小惩大诫小乖乖翛忽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