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獎賞、撫恤。 清 昭槤 《嘯亭雜錄·愛惜滿洲士卒》:“上嘗憮然曰:‘吾廿年之久,始得獲一 滿洲 士卒之用,何可不厚卹也?’故當時時加賞卹,至為之代償債務,凡撫字之術,無不備施。”
“賞恤”是一個由“賞”和“恤”組成的複合詞,其含義需結合兩部分理解:
1. 基本釋義
“賞”指獎賞、賞賜,“恤”指撫恤、救濟。合起來表示通過物質或榮譽的獎勵來安撫、體恤特定對象,常見于古代對有功者或困難群體的關懷措施。例如清代昭槤《嘯亭雜錄》提到皇帝為滿洲士卒“代償債務”“撫字之術無不備施”,即通過賞賜和撫恤鞏固軍心。
2. 應用場景
多用于曆史文獻中,體現統治者或上位者對下屬的恩威并施。如明代奏疏提到的“惜糧賞、恤貧軍”,即通過控制賞賜與撫恤來管理軍隊。
3. 詞義辨析
需注意“恤”單獨使用時可能包含“憂慮”(如“恤恤然”)或“體諒”(如“體恤”)之意,但在“賞恤”中特指物質層面的救濟安撫。
擴展參考:該詞現代使用較少,多出現在曆史研究或古文解析中,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側重(如偏向獎賞或撫恤)。
賞恤是一個漢字詞語,拆分為“賞”和“恤”兩個部首。
賞的部首是貝,拼音為shǎng,表示獎賞、贊賞、欣賞之意。
恤的部首是心,拼音為xù,表示憐憫、寬恕、念及之意。
賞恤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皇帝常常宣布一些恩赦政策,減輕罪犯的刑罰,從而給予他們一種寬恕與寬容的賞賜,這就是賞恤。這個詞在古代書法作品中也經常出現。
賞恤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賞恤。
在古時候,賞恤的漢字寫法有一些差異。《說文解字》中提到:“賞,君愛也。”賞字在古代又常常寫作賞、賞、賞君等形式,意思依然是表達君王的愛護和獎勵。至于恤字,古代文獻中也有許多變體,如許、恤、許雨等形式。
以下是一些關于賞恤的例句:
1. 君子應當賞恤有功之士。
2. 父親對待兒子總是充滿了賞恤的心情。
3. 這位老師對學生總是以賞恤為主,不喜歡懲罰。
與賞恤有關的組詞包括:賞識、賞心悅目、恤衣糧等。
近義詞有獎賞、慰勞、贊賞等。
反義詞有處罰、懲罰、責罰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