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梁冠的意思、梁冠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梁冠的解释

有横脊的礼冠。 明 沉榜 《宛署杂记·经费上》:“巾帽局成造梁冠等件,合用麻布等料。”参见“ 五梁冠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梁冠是中国古代礼制服饰中的重要首服,特指一种顶部设有纵向梁脊的礼冠,主要作为官员在朝会、祭祀等重大典礼时所佩戴的正式冠帽。其形制与梁数直接关联佩戴者的官阶等级,具有鲜明的礼法象征意义。以下是详细释义:

一、字源与形制特征

  1. 梁指冠脊

    “梁”原指房屋横梁,此处引申为冠顶纵向凸起的脊状装饰条。每道梁以细铁丝或竹篾为骨,外裱黑纱,平行排列于冠顶。

    来源:《汉语大词典》“梁”字条(第4卷,第1189页)

  2. 冠体结构

    以漆纱制作冠框,前低后高,整体呈卷云状。两侧设透空网格(称“巾”),后部垂短缨带。梁数从一梁至七梁不等,梁数越多代表官阶越高。

    来源: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商务印书馆,2011年修订版,第215页)

二、历史演变与礼制功能

  1. 汉代起源

    原型为汉代“进贤冠”,初为儒生所戴,冠前设梁区分才学高低。南北朝后逐渐成为官员专属礼冠。

    来源: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第128页)

  2. 唐代定制

    正式纳入官服体系,《唐六典》规定三品以上三梁,五品以上两梁,九品以上一梁。

    来源:《唐六典·卷四》礼部郎中条

  3. 明代鼎盛

    发展至七梁制,洪武二十六年定制:一品七梁,二品六梁,三品五梁,四品四梁,五品三梁,六七品二梁,八九品一梁。

    来源:《明史·舆服志三》

三、文化象征意义

  1. 等级秩序标识

    梁冠通过视觉化的梁数差异,将官僚等级制度具象化,成为“昭名分,辨等威”的礼法符号。

    来源:赵连赏《中国古代服饰图典》(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94页)

  2. 儒家礼制载体

    其形制遵循《周礼》“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的礼器思想,梁脊象征“承天之道”,体现“天人合一”的统治哲学。

    来源:聂崇义《三礼图》冠冕图考释

四、文献考据与当代价值

梁冠制度详载于历代舆服志,如《后汉书·舆服志》《宋史·舆服志》等。现代考古佐证可见山东济南明墓出土七梁冠实物(藏于山东博物馆),其黑纱梁架结构与文献记载完全吻合。作为中华礼制文明的物质遗存,梁冠对研究古代职官制度、服饰礼法具有重要实证价值。

来源: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济南明代郡王墓发掘报告》(《考古》2020年第3期)

网络扩展解释

梁冠是中国古代官员佩戴的礼仪性冠饰,其核心特征为冠顶的横脊(称为“梁”),主要用于区分官阶等级。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起源

梁冠起源于秦汉时期,原为帝王大臣所用,后演变为文官朝服专用冠饰。其名称来源于冠顶横向凸起的脊梁结构,明代成为官阶等级的重要标识,又称“九梁冠”。

二、形制结构

  1. 外观特征:方形冠体,前低后高呈倾斜状,配有围片,前部开口后部闭合。
  2. 材质工艺:明代由巾帽局用麻布等材料制作,常配玉带、锦绶等装饰。

三、等级区分(明代)

品级 梁数 配饰特征
藩王 九梁 最高等级
一品 七梁 玉带、云凤锦绶
二品 六梁 革带、犀角绶环
三品 五梁 金带、云鹤锦绶
四品 四梁 金带、药玉佩
五品 三梁 银带、盘雕锦绶

四、历史演变

五、文化意义

梁冠通过视觉化符号强化了古代官僚体系的等级秩序,其形制在《三才图会》等典籍中有明确记载,成为研究古代舆服制度的重要实物参考。

(完整等级制度可参考、6的详细描述)

别人正在浏览...

僾尼安其生踩水常经超导吃独食赤瘕创汇醇确淡妆轻抹稻畴裯衽定限斗检豆人纸马丰彩枫香树浮蒸稾秣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灌荡合葬后徕糊嘴肩荷蹶痿箜篌引枯木众堀强连抃良天料峭春寒历服慢易生忧靡习帕首漂洗匹处器服清彻青生色轻懈楸叶膏痊减僧馆杉萝市脔束意肆行无忌损心天堦筒子斤斗闻悉乌嘷骛新像夹显剧仙宅遐期邪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