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馈诒的意思、馈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馈诒的解释

馈赠。《左传·文公十六年》:“ 宋 饥,竭其粟而贷之。年自七十以上,无不馈詒也,时加羞珍异。” 孔颖达 疏:“民年七十以上,无有不馈遗以饮食也。”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杂觚·尤袁相似》:“而年登大耋,不丐贷求索;而馈詒者,四方不絶。”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馈诒(kuì yí)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由“馈”和“诒”两个单字组成,其核心含义为赠送、赠与,多用于描述古代礼仪中的物品传递行为。以下从字源、释义及典籍用例三方面详细解析:


一、单字字源与释义

  1. 馈(kuì)

    • 本义:进食。《说文解字》释为“饷也”,即赠送食物。
    • 引申义:泛指赠送财物或物品。如《论语·乡党》中“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强调“馈”的赠与性质。
    • 权威参考:

      《说文解字注》:“馈,饷也。从食,贵声。”

  2. 诒(yí)

    • 通假字:通“贻”,意为“赠与”“遗留”。
    • 典籍用例:《诗经·邶风·静女》“贻我彤管”,《尔雅·释言》释“诒,遗也”,郭璞注:“相归遗。”
    • 权威参考:

      《尔雅注疏》:“诒,遗也。谓相归遗。”


二、复合词“馈诒”的释义

“馈诒”属同义复词,强调“赠与”行为,常见于先秦文献:


三、古籍中的典型用例

  1. 礼仪性赠与

    《周礼·天官·膳夫》:“凡王之馈,食用六谷。”郑玄注:“馈,进物于尊者。”此处“馈”与“诒”意近,均指向尊贵者进献物品。

    参考:

    《周礼注疏》(郑玄注):“馈,谓进具于尊者。”

  2. 政治交往中的馈赠

    《国语·周语中》:“馈诒不及事。”韦昭注:“馈,馈饷;诒,遗也。”指外交场合的礼物往来。


四、现代用法与语义演变

现代汉语中“馈诒”已罕用,但“馈赠”“馈遗”等派生词保留其义,多用于书面语:


“馈诒”是古汉语中表示“赠与”的复合词,强调礼仪性物品传递,其释义根植于《说文解字》《尔雅》等字书及《左传》《周礼》等经典注疏,体现了古代礼制文化的交际内涵。

网络扩展解释

“馈诒”是一个较为少见的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1.基本释义

2.使用场景

3.注意事项

若有进一步考证需求,建议参考权威字典(如《汉语大词典》)或古籍用例。

别人正在浏览...

百寻办好北太平洋暖流崩逝驳问不给命茶饭长旓常星冲冠怒发雠害纯臣醇古繁缕罚愿風豪干眼症含枢纽晦灭觳束绛帕头繮绳翦弱检身椒实洁练进士科进退失措谨悉积忧成疾沮抑恇攘拦击累死累活力倦神疲梦熊内父逆焰咆怒偏侧批卷前秋樵牧敲日青巾倾柱入声洳湿塞下上天梯山王嘶喝台秤太侈调引通古达变拖轮蛙鸣狗吠祆祠相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