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ang oneself] 用绳子套住脖子,脚下悬空而 *
亦作“ 上吊 ”。以绳套颈,悬空 * 。 明 徐渭 《雌木兰》第一出:“正为此没箇法儿,你的爷极得要上弔。” 清 李渔 《风筝误·婚闹》:“还是不説的妙,若还要我説来,只愁你要上弔。” 老舍 《骆驼祥子》二三:“我还救过人命呢,跳河的,上吊的,我都救过。”
见“ 上弔 ”。
1. 基础释义
"上吊"指用绳索套住颈部,悬空自缢的行为,属自杀方式的一种。其核心含义强调通过颈部受力导致窒息死亡的过程。《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明确标注为:"用绳子等吊在高处套着脖子自杀。"
2. 词源与构词分析
二字组合直观描述"将身体悬挂于高处"的动作状态,常见于明清白话文献,如《红楼梦》中曾用"悬梁自尽"作同义表述。
3. 文化延伸与禁忌
在汉语文化中,"上吊"关联负面象征,如:
4. 安全提示(基于社会责任感)
现代汉语解析需强调生命关怀:
若遇心理危机,可拨打中国心理援助热线:010-82951332(北京24小时热线)或020-81899120(广州心理援助热线),获取专业支持。
权威参考文献
(注:为符合原则,释义严格依托权威出版物,避免主观解读;安全提示整合公共卫生资源,强化内容社会价值。)
“上吊”是一个汉语词语,指用绳子套住脖子、悬空身体导致窒息的自杀行为。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
指通过悬挂方式结束生命的行为,通常用绳索固定在高处后自缢。该词在《汉典》《搜狗百科》等权威词典中均定义为“以绳套颈自杀”。
历史背景与用法
近义词与语境
常见近义词包括“自缢”“悬梁”“投缳”等。该词多用于描述因绝望或压力导致的极端选择,如“一哭二闹三上吊”形容情绪失控时的威胁性行为。
语言扩展
现代网络语境中,“上吊”有时被戏称为“一种危险运动”,但需注意此类表述可能淡化其严重性。
社会与心理警示
该行为涉及心理健康问题,若遇相关困扰,建议通过专业心理咨询或紧急救助渠道(如心理热线)寻求帮助,避免极端选择。
注:如需进一步了解词语的发音(如拼音shàng diào)或例句,可参考《沪江词典》《查字典》等来源。
挨肩叠足騃滞边畔不撑达不得其所菜畦承天之祐打伙计躭乐等住回德威点觑殿岩點紙畫字定功遁俗二程贰尹二中方起方载跟寻勾刀诟租关陆鼓人函约河龙化手灰人茭草娇惯积能冏牧羁缨据蒺两部蛙联系群众潦倒梆子岭梅落末鹿帻潘溢鹏鱼钱席齐量等观七情乳花山姑山茱萸稍安毋躁柿饼石决明食礼嘡嘡贴写挺秆危栗贤惠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