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务的意思、戎务的详细解释
戎务的解释
军务。 唐 李逢吉 《奉送李相公重镇襄阳》诗:“终期谢戎务,同隐 凿龙山 。” 明 吴承恩 《开府介川毛公德政颂》:“ 嘉靖 壬戌,大公祖 介翁 督漕政於 淮南 ,兼戎务抚臺之重。”
词语分解
- 戎的解释 戎 ó 古代兵器的总称。 军队,军事:兵戎。投笔从戎(指文人从军)。戎装。戎马。 古代称兵车:御戎。 大:戎功。 称(方言,音如“农”):“戎有良翰”。 中国古代称西部民族:西戎。戎狄。 姓。 笔画
- 务的解释 务 (務) ù 事情:事务。任务。公务。特务。不识时务(不认识时代潮流和当前形势)。 从事,致力:务工。务实(从事或讨论具体的工作)。务虚。当务之急。 追求:好(刼 )高务远。 必须,一定:务必。务须
网络扩展解释
“戎务”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军务,即与军事相关的事务。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 拼音:róng wù
- 词性:名词
- 释义:指军队管理、战争筹备等军事事务。
字词分解
- 戎:
- 本义为兵器、武器(如“兵戎”),后引申为军事、军队(如“戎马”“投笔从戎”)。
- 古代也指中国西部的少数民族。
- 务:
- 指事务、职责(如“公务”“任务”),或表示从事、致力于某事(如“务实”)。
- 组合含义:两字结合后,特指与军事相关的职责或事务。
历史文献用例
- 唐代:李逢吉在《奉送李相公重镇襄阳》中写道:“终期谢戎务,同隐凿龙山”,表达卸任军职后归隐的愿望。
- 明代:吴承恩在《开府介川毛公德政颂》中提到官员“兼戎务抚臺之重”,描述其同时管理军事与政务的职责。
- 唐代史实:李惟岳因“擅掌戎务”被记载,反映古代对军事权力的掌控与争议。
使用场景
- 多用于古代文献或历史叙述,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常见于学术研究或文学创作中。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背景,可参考《旧唐书》《明史》等史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戎务的意思
戎务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与军事有关的事务。在古代中国,戎务通常指的是国家军事方面的管理、组织和决策。
拆分部首和笔画
戎务的拆分部首分别是戈和务,共计13个笔画。
来源
戎务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战争时期。戎指的是战争、军事,务指的是事务、职责。两者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戎务这个词汇。
繁体
戎务的繁体字为「戎務」。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与现在有所不同。戎务的古时候写法为「戈務」,不同的字形但含义相同。
例句
1. 历史上的将领们都承担着重大的戎务。
2. 政府决定成立专门的部门负责处理戎务。
组词
戎术、戎行、戎机、戎马、戎装、戎器等。
近义词
军务、军事、军国、军政等。
反义词
民务、民事、民国、民政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