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商较。《战国策·中山策》:“臣愿之 赵 ,观其地形险阻,人民贫富,君臣贤不肖,商敌为资,未可豫陈也。” 鲍彪 注:“商较之。”
“商敌”一词的解释需结合不同语境,主要分为现代常用含义和古汉语中的特殊用法:
指商业竞争中的对手()。由“商”(商业)和“敌”(对手)组合而成,强调商业领域内存在竞争关系的企业或个人,体现竞争的激烈性。例如:“这两家科技公司是多年的商敌。”
建议在实际使用中根据语境判断具体含义。若需考证古籍用法,可参考《战国策》相关注释( )。
《商敌》是指在商业领域中与自己存在竞争关系的敌对对手。商敌既可以指同行业中的竞争对手,也可以指来自其他行业的对手。
《商敌》这个词的拆分部首为“卩”和“攵”,拆分后的笔画数分别为3画和4画。
《商敌》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商业社会。商业活动的兴盛往往伴随着激烈的竞争,于是就有了“商敌”这个词。
《商敌》这个词的繁体字为“商敵”。
在古代,汉字写法有所区别,可以将《商敌》写作“商敵”、“商敌”、“商敌”等。
1. 在市场经济中,每个企业都会遇到来自不同行业的商敌。
2. 这家小型餐馆因为价格优惠而成为大餐厅的商敌。
1. 商业敌人
2. 商业对手
3. 商业竞争
1. 竞争对手
2. 敌手
3. 对抗者
1. 合作伙伴
2. 同盟者
3. 同行者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