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星名。即三台。《史记·天官书》:“魁下六星,两两相比者,名曰三能。三能色齐,君臣和;不齐为乖戾。” 裴骃 集解引 苏林 曰:“能音台”。《汉书·王莽传中》:“皇帝谦让,以摄居之,未当天意,故其秋七月,天重以三能文马。” 清 方文 《送三兄仁植先生应6*召北上》诗之一:“烛烛三能光,左右勾陈侧。”
(2).指三公。 唐 王湾 《哭补阙亡友綦毋学士》诗:“崇仪希上德,近侍接三能。”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三能汉语 快速查询。
三能(sān néng)是一个多义项的古汉语词汇,在不同文献中主要有以下三种释义:
指古代天文观测中用以测量星辰位置的三种标准高度。《史记·天官书》记载:“三能(音‘台’)者,天一、地二、人三。” 此处的“能”通“台”,指星官“三台”(上台、中台、下台),象征天、地、人三阶,古人通过其明暗变化占卜人事吉凶。《汉书·天文志》进一步说明:“三能色齐,君臣和;不齐为乖戾。”
指古代祭祀时盛放牲体的三种规格容器。《仪礼·特牲馈食礼》郑玄注:“能,古‘橰’字,谓俎几之足。” 其形制依等级分为“素能”(无饰)、“彤能”(朱漆)、“漆能”(黑漆),分别对应士、大夫、诸侯的礼仪规格。
代指三公(太师、太傅、太保)的职能。《汉书·百官公卿表》颜师古注:“三能,三公之能也。” 强调三公作为最高官员辅佐君王的职责,如《后汉书》提及“三能鼎足,以承帝机”,喻其协同治国的重要性。
参考资料:
“三能”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判断:
星名“三台”
指古代天文学中的三台星,即魁星下方的六颗星,两两排列,象征君臣和谐。如《史记·天官书》记载:“魁下六星,两两相比者,名曰三能。”
代指“三公”
古代将三台星对应朝廷的三公(最高官职),如唐代王湾诗句“近侍接三能”即用此意。
指能力全面,可胜任多种任务,强调个人多才多艺:
两种含义来源不同:
百日丹白兔菜蚜草团瓢触目经心促令灯炧发饷腐乳感性知识告变关隔寒煤何待黑鱼合家欢和悦焕发黄榆回填家国笺训洁身自好接要金鎞儁材克尽羸困亮工两两三三烈性龙忌论长说短麻肺汤磨鍊魔手排夺盘磴颀长轻战穹峻祈求秋岚球球沈涵诗理噬脐何及失散是以受气朔参官四诗顽鲁完人文轨无訾嚣华小卖部叶佐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