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散略的意思、散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散略的解释

(1).疏略;不完备。《后汉书·曹褒传》:“此制散略,多不合经,今宜依礼条正,使可施行。” 李贤 注:“散略,犹疎略也。”

(2).指不完备的事物。《梁书·徐勉传》:“及 东京 曹褒 , 南宫 制述,集其散略,百有餘篇。”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散略,汉语复合词,由“散”与“略”二字构成,其含义需结合古汉语语境解析。《汉语大词典》记载:“散”本义为分离、分布,引申为不受拘束的状态,如《庄子·刻意》云“散人者,散于万物之祖”;“略”指概要、谋略,《说文解字》释为“经略土地也”,如《左传·宣公十五年》“略基趾”即指勘察规划。

“散略”一词在典籍中多指零散简略的记述方式,常见于文献学领域。明代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提及:“古史多散略,惟《尚书》纪言独详”,此处“散略”描述历史记载的片段化特征。清代章学诚《文史通义》亦用“散略”批评史料整理不足:“方志之书散略难稽,非有专官掌故不可”。

该词现代多用于学术著作,指代非系统性的简略表述。语言学家王力在《古代汉语》中分析古籍体例时,将“散略”与“详备”对举,强调其“碎片化记录”的特质。当前《现代汉语词典》未单独收录该词,建议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古义与今用。

网络扩展解释

“散略”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多个权威来源综合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1. 疏略;不完备
    指事物或制度存在疏漏、不完善之处。例如《后汉书·曹褒传》提到“此制散略,多不合经”,李贤注“散略,犹疎略也”。

  2. 指不完备的事物
    特指未系统整理或残缺的内容。如《梁书·徐勉传》记载“集其散略,百有餘篇”。

二、使用场景

三、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后汉书》《梁书》原文或汉典等古籍工具书。

别人正在浏览...

庵庐鼇甲扮妆材器差承乘鲤崇坟蹴触搭鈎丹青手法腊犯岁非长是短飞鱼陔鼓港澳赶早赓酬古门号件黄扉回猋护霜僭立徼遮惊怳紧急措施谨选记注官峻敞剧然抗属颗盐诓设困匮领线卢家梅花落梅花墅没精没彩描花鸣杼鸥闲强大强魂敲钉钻脚奇奇怪怪七趣屈迹取庸茸毛软笑童牙文艺复兴无町畦橡皮筋象喻献玉孝恺消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