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丧德的意思、丧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丧德的解释

[wicked] 丧失德性

干这种损人利己的事,实在有点丧德

玩物丧志,玩人丧德

详细解释

(1).丧失德行。《书·旅獒》:“玩人丧德。”《北齐书·杨愔传》:“自 天保 五年已后,一人丧德,维持匡救,实有赖焉。”

(2).缺德。 吴组缃 《山洪》三四:“不能断了人家香火喂。总不能做那个丧德的事喂。”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丧德"是汉语中一个具有道德批判色彩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丧失道德准则或品德败坏。该词由"丧"(失去)与"德"(道德)构成,在语义层面形成动宾结构,表示道德层面的严重缺失现象。

从字义源流考据,"丧"字在甲骨文中已具"失去"本义,《说文解字》释为"亡也";"德"字在商周金文中即含"道德规范"之义,《汉语大词典》明确指出其"指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的义项。二字组合最早见于《尚书·酒诰》:"用孝养厥父母,厥父母庆,自洗腆致用酒……不腆于酒,故我至于今克受殷之命。"孔颖达疏将此段注为"纣以酗酒丧德",这是该词在传世文献中的经典用例。

在现代汉语语境中,《现代汉语词典》将其定义为"丧失道德准则,品德败坏"的贬义表述。具体应用包含两个维度:①指个体违反社会公序良俗的失范行为,如背信弃义、损人利己等;②特指权力阶层的道德堕落,常见于政论语境,如《朱子语类》所载"居官无廉耻,是谓丧德"的训诫。在语义强度上,该词较"缺德""失德"更具批判力度,多用于重大道德缺失的定性评价。

从词性特征分析,"丧德"属于书面语体色彩浓厚的动词短语,常见于政论文章、学术批评及司法文书等正式语境。其构词法承袭先秦汉语的使动用法遗存,如《左传》"丧志"、"丧心"等同类结构,体现汉语词汇系统的历史延续性。

网络扩展解释

“丧德”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sàng dé,其核心含义指丧失德行或德性,常用于描述道德败坏、违背伦理的行为。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1. 丧失德行
    指个人或群体在道德层面的堕落,例如损人利己、违背良心等行为。如《尚书·旅獒》提到“玩人丧德”,强调轻视他人会导致道德丧失。

    • 例句:

      “开口讥诮人,是轻薄第一件,不惟丧德,亦足丧身。”(出自《传家宝》)

  2. 缺德
    在口语中可引申为“缺德”,即行为恶劣、不顾他人利益。例如吴组缃在《山洪》中批评“丧德的事”。


使用场景


历史渊源

该词最早可追溯至《尚书》,后见于《北齐书》等典籍,如“一人丧德,维持匡救,实有赖焉”(),体现其作为传统道德评判的延续性。


“丧德”强调道德层面的丧失,既可指具体行为(如欺骗),也可形容整体品性的败坏。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多含贬义,适用于严肃的道德批判或劝诫场景。

别人正在浏览...

谙通白衣公卿抱牍爆发力奔月变置碧寥不悖不以一眚掩大德畅通吃化崇朝纯洁存十一于千百寸意大立菊打杀灯灺颠蹶豆油方厚帆势犯迕废物風行水上稾税格针槐南一梦火罐兼差绞紟拘纍阑出劳动强度劳逸结合灵旂礼贤下士马程冒礼披诚匹马只轮萍蓬窃政起稿泅泳敧斜人蓡濡翰神酒霜刃夙兴夜处文深之柱蜗睆握云拿雾梧楸显騃子缃奁弦子小麯小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