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凡的意思、发凡的详细解释
发凡的解释
[introduction to a book (subject)] 揭示全书或某一学科的要旨
其发凡以言例,皆经国之常制,周公之垂法,史书之旧章。——杜预《左氏春秋传序》
详细解释
(1).揭示全书的要旨或体例。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其发凡以言例,皆经国之常制, 周公 之垂法,史书之旧章。” 明 宋濂 《吕氏采史目录序》:“於是礼部尚书 崔亮 主事, 黄肃 与 濂 等发凡举例。” 清 叶廷琯 《吹网录·思辨录辑要有旧本》:“目録前有发凡,每类目前復有小序。”
(2).用作书名,指对某一学科的一般介绍,相当于“概论”。如 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
(3).犹言领悟要旨。 清 朱彝尊 《戏效香奁体二十六韵》:“点笔能成阵,听诗便发凡。”
词语分解
- 发的解释 发 (發) ā 交付,送出:分发。发放。发行(批发)。 放,射:发射。百发百中。焕发。 表达,阐述:发表。发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发。 散开,分散:发散。 开展,张大,扩大:发展。发扬。
- 凡的解释 凡 á 平常的,不出奇的:平凡。凡庸。凡夫俗子。 指人世间(宗教或迷信的说法):凡尘。凡心。 所有的:凡年满十八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凡是。 总共:全书凡二十八卷。 大概,要略:大凡。凡例。
网络扩展解释
“发凡”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是揭示全书或某一学科的要旨或体例,常用于学术或著作领域。以下是详细解释:
-
基本释义
- 发凡(fā fán)原指阐明著作的纲要或学科的总体原则。例如晋代杜预在《春秋左氏传序》中写道:“其发凡以言例,皆经国之常制”,即通过“发凡”来归纳《左传》的体例和治国制度。
-
引申用法
- 著作体例的说明:常用于书名或序言中,表示对全书编写规则或学科体系的概括。如“发凡起例”指拟定编写体例。
- 领悟要旨:清代朱彝尊曾用“听诗便发凡”表达通过诗歌理解核心思想。
-
相关成语
- 举例发凡:分类举例以说明全书的体例,出自《文心雕龙·史传》。
- 发凡起例:强调拟定著作的编写规则,如“为志局发凡起例”。
-
现代应用
在学术领域,“发凡”可指代学科概论或方法论,例如词典开篇的“凡例”即属于“发凡”的范畴。
“发凡”兼具揭示要旨与规范体例的双重功能,既是古代经典中的术语,也适用于现代学术写作。若需进一步了解其成语用法或历史出处,可参考《春秋左传序》《文心雕龙》等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发凡》这个词来源于汉语,意思是指寻常、一般的意思。该词是由“发”和“凡”两个汉字组成。
拆分部首和笔画:
- “发”字的部首是“发”,总笔画数为五画。
- “凡”字的部首是“几”,总笔画数为五画。
《发凡》这个词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发凡》这个词的古代写法与现代写法相似。
以下是《发凡》这个词的一些例句:
1. 她的观点很发凡,没有太多特别之处。
2. 这篇文章内容发凡,没有什么新颖的观点。
3. 我们要努力超越发凡,追求卓越的目标。
《发凡》这个词没有特定的组词、近义词或反义词,因为它本身是一个较为通用的词汇。
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向我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八对愁肠出纳之吝刺触辞堂大凡宕匠滴滴暏是法仗负功贡船巩膜炎觥盏挂帆关门落闩咕噜合传横眼洪宪划清化蜕嚄唶宿将建功立事贾业金昴绝症君史峻直轲思跨鹤扬州凉室零雀砻饭沦落懑闷木栅破囊剖斲漆妃青芊驱驰曲止揉革汝辈韶娘沈阁剩醉设心处虑菽粟韬树天慈田间管理条桌虾酣香裓象六险峙媳妇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