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灯花的意思、散灯花的详细解释
散灯花的解释
亦称“ 散小人 ”。即散灯。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顺星》:“十三日至十六日,由堂奥以至大门,燃灯而照之,谓之散灯花,又谓之散小人。亦辟除不祥意也。”参见“ 散灯 ”。
词语分解
- 散的解释 散 à 分开,由聚集而分离:分散。解散。涣散。散落。散失。散逸。 分布,分给:散布。散发(?)。天女散花。 排遣:散心。散闷(坣 )。 解雇:他干的不好,让那家饭店给散了。 集聚 散 ǎ 没有约束,
- 灯花的解释 灯心燃烧时结成的花状物详细解释.灯心余烬结成的花状物。 北周 庾信 《对烛赋》:“刺取灯花持桂烛,还却灯檠下烛盘。” 宋 苏轼 《西江月·坐客见和复次韵》词:“灯花零落酒花穠,妙语一时飞动。”
网络扩展解释
“散灯花”是中国传统民俗活动中的一个仪式,主要与正月期间的节庆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 民俗意义:散灯花又称“散小人”,是民间在正月期间(尤其是正月初八“顺星节”)举行的祈福活动。人们通过在家中各处点燃灯花,象征驱除晦气、辟邪消灾,同时祈求新年顺遂。
2.仪式形式
- 灯花布置:家庭主妇用“灯花纸”捻成灯芯,浸豆油后点燃,摆放在寝室、厨房、台阶、角落等位置,形成星点状灯光,象征“群星入户”。
- 数量象征:灯的数量通常为108盏(富足之家)、49盏(普通家庭)或9盏(最少),代表日、月、水、火、木、金、土及罗侯、计都九位星宿。
3.时间与习俗
- 活动时间:多在正月初八“顺星节”举行,但部分地区延续至正月十三至十六日。
- 相关习俗:北京等地民众会到白云观参拜星君,长辈借此教儿孙辨认星宿,认为此日“诸星下界”,命运与星宿紧密关联。
4.历史记载
- 文献溯源:清代《燕京岁时记》记载:“十三日至十六日……燃灯照之,谓之散灯花,又谓之散小人”,说明其兼具照明与祈福功能。
5.文化内涵
- 信仰背景:民间认为每人每年由一位星宿掌管命运,散灯花仪式通过模拟星光,表达对星宿的敬畏与祈求庇佑的愿望。
散灯花融合了民间信仰与节庆文化,通过灯火的象征意义传递辟邪纳吉的愿景,反映了古代天文崇拜与生活智慧的结合。如需更深入的历史细节,可参考《燕京岁时记》或民俗研究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1. 《散灯花》的意思
"散灯花"是指花火。散,表示散开;灯,指火光;花,代表花朵。因为花火放出的光芒犹如繁花绽放,所以被称为散灯花。
2. 拆分部首和笔画
《散灯花》的拆分部首是⺆(人偏旁),灬(火字底部)和⺾(草字头部)。
根据《康熙字典》,散灯花的总笔画数为11画。
3. 来源
《散灯花》一词最早见于《毛诗·仲举之什·大东》:“雨雪载途,散灯其尤。”意指雨雪在空中飞舞,犹如花火灿烂绽放。
4. 繁体
《散灯花》的繁体字为「散燈花」。
5. 古时候汉字写法
散灯花在古代有多种不同的写法,其中较为常见的写法有「散燈花」和「散燈夜」。
6. 例句
夜幕降临,散灯花绽放在夜空中,美不胜收。
7. 组词
散落、灯火、花香、放花、烟花等
8. 近义词
烟花、焰火、爆竹
9. 反义词
幽深、黑暗、寂静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