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采菱的意思、采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采菱的解释

乐府清商曲名。又称《採菱歌》、《採菱曲》。 晋 郭璞 《江赋》:“忽忘夕而宵归,咏《採菱》以叩舷。” 南朝 宋 鲍照 《代春江行》有“奏《採菱》,歌《鹿鸣》”之句,并作《採菱歌》七首。 南朝 梁武帝 制《江南弄》,中有《採菱曲》一首,其辞曰:“歌《採菱》,心未怡,翳罗袖,望所思。”参阅《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一·<江南>序》、《清商曲辞七·<江南弄>序》。


古代歌曲名。《楚辞·招魂》:“《涉江》、《采菱》,发《扬荷》些。” 王逸 注:“ 楚 人歌曲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道路忆山中》诗:“《采菱》调易急,《江南》歌不缓。” 元 张翥 《多丽》词:“澄碧生秋,闹红驻景,《采菱》新唱最堪听。”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采菱是中国古代江南地区重要的农事活动,专指采摘水生植物菱角的劳动行为。从汉语词义角度分析,"采"为动词,本义指摘取、收集,《说文解字》释为"捋取也";"菱"为菱科水生植物,其果实菱角可食用,《齐民要术》记载"菱,芰也,两角为菱,四角为芰"。二字组合后,"采菱"既指具体的生产劳作,又衍生出丰富的文化意象。

在文学传统中,采菱常被赋予诗意化表达。屈原《楚辞·招魂》中"涉江采菱,发扬荷些"的记载,将采菱与泛舟、采荷等意象结合,构成江南水乡的典型画面。唐代王维《山居秋暝》中"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虽未直写采菱,但其营造的田园意境与采菱文化存在美学关联。值得注意的是,古代采菱活动存在性别分工特征,《乐府诗集》收录的《采菱曲》多描绘少女荡舟采菱的场景,如"菱歌泛夜音"等诗句,印证了女性在采菱劳动中的主体地位。

现代汉语使用中,"采菱"既保留其本义,也延伸出文化象征意义。《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定义为"采摘菱角",同时指出该词常用于描绘江南水乡风情。在民俗学研究领域,采菱还被视作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研究可见于《中国农史》《民俗研究》等学术期刊的专题论述。

网络扩展解释

“采菱”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语,主要可从以下角度理解:

一、词义解析

  1. 字面含义
    “采”指采摘,“菱”是水生植物菱角的果实,故字面意为采摘菱角的农事活动。这种劳作场景常出现在江南水乡的诗词中,例如唐代白居易《采菱》描绘“白花儿稀稀疏疏,青菱角密密匝匝”的田园画面。

  2. 引申含义

    • 乐府曲名:作为古代乐府清商曲名,又称《采菱歌》《采菱曲》,起源于南朝。例如《楚辞·招魂》提到“《涉江》《采菱》,发《扬荷》”,晋代郭璞《江赋》亦有“咏《采菱》以叩舷”的记载。
    • 诗歌意象:常被文人用于表达闲适或思乡之情,如南朝鲍照《代春江行》中“奏《采菱》,歌《鹿鸣》”。

二、文学与音乐应用

三、文化意义

“采菱”不仅是一种农事活动,更承载着江南民俗与古典艺术的融合。例如,宋代叶梦得词中“欲寄新声问采菱,水阔烟波渺”便借“采菱”隐喻对远方之人的思念。


提示:若需更完整的古籍引用或音乐作品分析,可参考《乐府诗集》《楚辞》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鸨合悲凄兵甲冰誉超前絶后从死存诚大动作电甲雕服定格第一炮妒嫮对牀夜雨蠹贼烦恼障辅助感人耕筑觥秋古今汩振害釱还资鹤练呵辱鸿案鹿车红顶缓和环宇户槛谏列嚼舌揭露极讙九主跨坐朗烈妙道民丁民乐亩丘悭恡清唱僿野扫数捎话审权沈雨神智骢诗梦兽物水递素衣白马疼热武进无子些枭风笑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