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烹刑。《汉书·叙传上》:“勇如 信 布 ,彊如 梁 籍 ,成如 王莽 ,然卒润鑊伏质,亨醢分裂。” 三国 魏 曹植 《鹦鹉赋》:“分靡躯以润鑊,何全济之敢希。”
“润镬”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与刑罚相关,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含义
“润镬”指受烹刑,即古代将人放入大锅中烹煮的酷刑。其中:
历史背景
烹刑是先秦至汉代的残酷刑罚之一,多用于处置重罪犯或政治犯。例如《汉书·叙传上》提到“卒润镬伏质”,指最终被烹杀;曹植《鹦鹉赋》中“分靡躯以润镬”也借用了这一意象。
现代使用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极少使用,主要出现在古籍研究或文学作品中,需结合上下文理解。
以上解释综合了古典文献用例及权威词典释义。
润镬(rùn huò)是一个复合词,由“润”和“镬”两个字组成。
润字的部首是水,表示与水相关的意思。润字的笔画数为9画。
镬字的部首是钅,表示与金属相关的意思。镬字的笔画数为12画。
“润镬”一词的来源不太明确,但大致意思是将润和镬合在一起,表示润饰和装饰金属器物的意思。
润镬的繁体字为潤鑊。
润镬这个词在古时候的写法可能会有些不同,但大致意思是相同的。这里给出润和镬的一个可能的古汉字写法:潤鑊。
我用润镬给这把古剑擦拭,让它焕发出迷人的光芒。
润色、润滑、镬铁、镬炉
润饰、装饰、擦拭
生锈、破旧、粗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