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肉腥的意思、肉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肉腥的解释

指鱼肉等类荤腥食物。《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 安老爷 坐下看了看,也有厨下打发的整桌鸡鱼菜蔬,合煮的白鸭子白煮肉,又有 褚大娘子 里边弄的家园里的瓜菜,自己腌的肉腥,并现拉的过水麵,现蒸的大包子。”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肉腥是汉语中一个复合词,由“肉”和“腥”两个语素构成,其核心含义指生肉或未熟肉类散发的特殊气味,后引申泛指荤腥类食物。以下从词义、用法及文化内涵三方面解析:


一、词义解析

  1. 本义

    “腥”本指生鱼、生肉的气味(《说文解字》:“腥,星见食豕,令肉中生小息肉也”),后泛指肉类、油脂的异味。“肉腥”即强调肉类本身的生腥气味,如:

    “厨房飘来一股生肉的腥气,俗称‘肉腥味’。”

    (参见《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2. 引申义

    在方言及口语中,“肉腥”可代指荤食(与“素食”相对),如:

    “老人家吃斋多年,沾不得半点肉腥。”

    (参见《汉语方言大词典》)


二、用法特征


三、文化关联

古人认为肉腥需经烹饪(“烹以去腥”)方可食用,这一观念延伸至礼仪与养生领域:

(文化释义参见《中华传统文化关键词》)


学术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许慎. 《说文解字》. 中华书局, 1963年影印本.
  3. 李荣 主编. 《汉语方言大词典》. 中华书局, 2002.
  4. 中华书局编辑部. 《礼记译注》. 中华书局, 2015.
  5. 王庆其 主编. 《黄帝内经文化专题研究》.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4.

网络扩展解释

“肉腥”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一、基本释义

“肉腥”指代鱼肉等荤腥类食物,多用于描述含有动物性成分的食材。例如《儿女英雄传》中提到的“自己腌的肉腥”,即指腌制的肉类食品。


二、字义分解

  1. 肉:指动物体内可食用的柔韧组织,如猪肉、牛肉等,也延伸指瓜果的可食部分(如“枣肉”)。
  2. 腥:
    • 本义:古代指生肉,或病猪肉中类似星状的小息肉(《说文解字》记载);
    • 引申义:后泛指肉类、鱼类的气味(如“腥臊”“血腥”)。

三、文化背景

在佛教文化中,“腥”与“荤”常被并提:


四、例句参考

《儿女英雄传》中“现拉的过水面,现蒸的大包子”与“肉腥”并列,体现其作为传统饮食中荤菜的典型性。

(注:如需进一步了解“腥”的语义演变,可参考汉典等权威字源解析。)

别人正在浏览...

报录人被袋卑孼壁茧禀姿布防操弹持斧愁肠百结褚小杯大爨弄单打一雕面阿弥陀耳根烦惵風透風雲會蜂子父国格登登孤拙涵涵豪气元龙狡逞嚼齿饥弊静閟酒酣耳热酒在肚里,事在心头九子可必口吃诗口哕兰生老丈撩惹里里外外篱门模则暮气难为听翩飘匹好铅素求皇曲智神足授政霜野树蜂水套逃难廷尉评文骤骤无辔香山社淆溷下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