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方质的意思、方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方质的解释

方正质朴。 唐 韩愈 《张君墓志铭》:“君方质有气,形貌魁硕,长於文词。” 宋 欧阳修 《尚书都官员外郎欧阳公墓志铭》:“公为人严明方质,尤以廉洁自守。”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方质是汉语复合词,由“方”与“质”二字组合而成,需从字源、本义及引申义综合解析其含义:


一、单字释义

    • 本义:指方形,与“圆”相对,引申为“正直”“准则”。《说文解字》:“方,併船也。象两舟省、緫头形。”后扩展为方向、方法等义。
    • 引申义:
      • 正直:如《论语》“君子可欺以其方”,指君子因正直而可能被欺罔。
      • 准则:如《诗经》“万邦之方”,意为榜样。
    • 本义:抵押、本质。《说文解字》:“质,以物相赘。”指以财物抵押担保。
    • 引申义:
      • 本质:如《论语》“文质彬彬”,指内在朴实与外在文采兼备。
      • 朴实:如《汉书》“质直敦厚”,形容性情淳厚。

二、复合词“方质”的释义

“方质”属文言词汇,现代汉语较少独立使用,其核心含义为:


三、古籍书证与权威用例

  1. 《宋书·孝义传》:

    “世道性方质,家贫无产业,佣力养亲。”

    此处“方质”描述郭世道正直朴实的品性,与孝行呼应。

  2. 《南史·循吏传》:

    “(沈瑀)性方质,为政清直。”

    以“方质”赞其为官刚正清廉的操守。


四、现代汉语中的关联用法

“方质”虽罕用于口语,但其语义仍存于相关词汇:


五、学术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收录“方质”词条,释义为“方正质朴”,引《宋书》书证。

  2. 《辞源》(修订本)

    释“方”为“正直”,“质”为“朴实”,复合义为“正直朴实”。

  3.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明确标注“方质”属形容词性,用于描述人物品性。


例句示范

文言:其人性方质,虽处浊世,犹持清节。

白话:此人品性方正质朴,纵然身处乱世,仍坚守高洁的节操。

(注:因权威词典无在线公开链接,来源仅标注书名。古籍书证引自中华书局点校本。)

网络扩展解释

“方质”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方正质朴”,多用于形容人的品格特质。以下是详细解析:

  1. 基本释义
    “方”指方正(正直、端正),“质”指质朴(朴实无华),合指为人正直且保持本真品性。该词常见于古代人物评价,强调性格刚正与道德纯粹的结合。

  2. 文献出处

    • 唐代韩愈在《张君墓志铭》中描述:“君方质有气,形貌魁硕,长于文词”,突出人物正直气质与文采兼备的特点。
    • 宋代欧阳修《尚书都官员外郎欧阳公墓志铭》记载:“公为人严明方质,尤以廉洁自守”,体现其严谨、正直且清廉的品格。
  3. 用法说明
    该词多用于墓志铭、史书等正式文体,属褒义评价。现代语境中较少使用,但在特定场景(如文学创作、历史研究)中可形容兼具原则性与朴实感的人物形象。

  4. 现代延伸
    需注意,部分现代文本(如“第三方质量认证”)中的“方质”可能为词组拆分,与古义无关,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方质”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融合了儒家“方正”的道德规范与道家“质朴”的自然本真。

别人正在浏览...

把断吡唎不二法门不服气不桡不要脸长递城堡待泮东怨西怒铎遏阿胶阿弥发乘风迹俯首听命钢肠鴚鹅耿节梗涩彀弓核膜宏赡回飈火鸟伙头军呼声渐营焦没隮颠寄名符经年累月经师立国落成典礼驴颓没趣诺贝尔剖豁穷凑茕迷戚懿深渥摄知使物手讯水殿水米无干説理文私隙甜和讬承箨笋外需顽人惟我独尊黠悍虾米纤诡乡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