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时停尸床上及棺内放置的木板。上凿七孔,斜凿枧槽一道,使七孔相连,大殓时纳于棺内。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终制》:“吾当松棺二寸,衣帽已外,一不得自随,床上唯施七星板。”《通典·礼四五》:“其日大敛……司空引梓宫升自西阶,置於大行皇帝西南首,加七星版於梓宫内。”《金6*瓶6*梅词话》第六三回:“放下一七星板,搁上紫盖,仵作四面用长命丁一齐钉起来。”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七星板汉语 快速查询。
"七星板"是中国传统丧葬文化中的特殊器具,指用于安放遗体的木板,因板上凿有七个呈北斗七星状排列的孔洞而得名。其具体释义包含三个层面:
一、形制特征 七星板标准形制为长条形木板,尺寸通常与棺木内径相适配。板上按北斗七星方位凿孔,孔洞数量固定为七个,排列形状严格遵循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的位置关系。据《仪礼·士丧礼》记载,这种形制最早可追溯至周代丧葬礼仪。
二、文化内涵
三、实际功用 除象征意义外,七星板在丧葬过程中承担具体功能:
注:本文释义综合参考《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3册第567页、《中国民俗大系·丧葬卷》(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89-91章相关内容。
七星板是中国古代丧葬习俗中的一种特殊棺木构件,具体解释如下:
七星板是旧时停尸床或棺内放置的木板,通常以杉木制成,板上凿有七个圆孔,孔间以斜槽相连,状如北斗七星排列。其尺寸根据棺内空间定制,七孔大小如铜钱,象征“七星引路”的寓意。
以上信息综合自汉典、搜狗百科等权威来源(),如需进一步了解历史细节或具体文献,可查阅《颜氏家训》《通典》等古籍。
按节案情傍观必审边声笔花生壁蟢采琢仓扁承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趣董大家子殚精毕力大猩猩奠牧低声波敷演广舌冠绝归侨国子监还途后祸昏惑加害贱买贵卖角抿急留骨碌经担锦郎觭日勘查朗彻冷情两府料仓烈度马鹿眉图摹楷殴駡品论铺食憔迫悄悄启报曲行日削月朘三大洋煽扬沈荫势物事无大小嗣徽肃香溏浃网户枉抑微身小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