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绕朝鞭的意思、绕朝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绕朝鞭的解释

见“ 绕朝策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绕朝鞭是汉语中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成语,其字面指春秋时期秦国大夫绕朝赠予晋国士会的马鞭,深层含义则比喻有先见之明的劝诫或临别赠言。以下从典故溯源、语义演变及文化影响三方面详解:


一、典故溯源

据《左传·文公十三年》载:晋国士会因故逃亡至秦国,后晋国设计诱其归国。秦大夫绕朝识破计谋,劝秦康公勿放士会离秦,但未被采纳。临行时,绕朝赠士会马鞭并直言:“子无谓秦无人,吾谋适不用也。”意指“莫以为秦国无明察之人,只是我的谏言未被采用罢了”。此鞭遂成“绕朝鞭”的典故来源,象征未被采纳的忠告与先见之明。


二、语义解析

  1. 本义

    指绕朝所赠之实物马鞭,见于《左传》原始记载,属具体器物。

  2. 引申义

    • 先见之明的谏言:如杜预《春秋左传注》释:“绕朝以策赠士会,示己早识其谋。”强调其预见性。
    • 临别警示或赠言:后世引申为离别时的忠告。如刘向《新序》评:“绕朝之忠,见于赠策。”
    • 未被重用的才智:唐代李商隐《送刘司户蕡》诗云:“空闻迁贾谊,不待相孙弘。江阔惟回首,天高但抚膺。去年相送地,春雪满黄陵。”化用绕朝鞭典故,暗喻贤才遭弃的无奈。

三、文化影响

  1. 文学意象

    常见于诗词,如李白《赠宣城宇文太守》中“敢献绕朝鞭”,喻指献上良策;柳亚子《汉家行》中“授我绕朝鞭”,借典抒怀壮志。

  2. 词典释义

    《汉语大词典》收录该词条,释为:“绕朝:春秋秦大夫。绕朝鞭:喻指有先见之明的谋略或临别赠物。”

  3. 思想价值

    成语凝结“忠言逆耳”的哲理,警示统治者应纳谏如流,亦表彰谋士的洞察力与担当精神。


参考资料

  1. 《左传·文公十三年》,中华书局点校本。
  2. 刘向《新序·善谋》,上海古籍出版社。
  3. 李商隐《李义山诗集》,中华书局。
  4. 《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百花文艺出版社。
  5.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绕朝鞭”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文献中有不同侧重:

1.基本含义

2.历史背景与演变

3.用法与语境

4.辨析

别人正在浏览...

表揭草原长沙会战唇焦舌敝蹉动独守防合方平風雨漂摇否滞高孱恭喜管中窥天和嫔鹤衣何曾环境教育简嫚骄满羁厄结结实实嗟屈街卒凈坛计日而俟急景急棹可望不可即空际筐篚困踬陆绩怀橘门生故吏耐用品蒲鞯啓航青莲冠青童神钦贵啓邑扰穣腮帮扇市声味石碣食言而肥殊涂同致私会斯褕送怀送门状谭空彤弧土埋半截外畿喎斜痿蹶狭瘠霞影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