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 黄宗羲 及其弟 宗炎 、 宗会 。 黄 氏系 浙东 馀姚 人,故称。《清史稿·儒林传一·黄宗羲》:“故 蕺山 弟子如 祁 章 诸子皆以名德重,而御侮之功,莫如 宗羲 。弟 宗炎 、 宗会 ,并负异才,自教之,有‘东浙三黄’之目。” 蕺山 , 刘宗周 。
"东浙三黄"是中国明清之际对三位同姓著名学者黄宗羲、黄宗炎、黄宗会兄弟的并称,他们是浙江余姚人,因籍贯浙东且学术成就卓著而得名。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词源背景与核心含义
"东浙"指浙江东部地区(明清时"浙东"涵盖宁绍台等地),"三黄"即黄氏三兄弟。该称谓最早见于清代学者全祖望《鲒埼亭集》,用以概括黄宗羲及其两位胞弟在经学、史学、哲学领域的集体贡献,凸显其作为浙东学术流派核心代表的地位。
二、人物具体指代
黄宗羲(1610-1695)
字太冲,号南雷,尊称梨洲先生。明清之际思想家、史学家,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著有《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等,开创清代浙东史学传统。其学术体系以经世致用为核心,影响深远。
黄宗炎(1616-1686)
字晦木,号立溪。精研《周易》,著有《周易象辞》《图学辨惑》等,批判宋明理学中的象数神秘主义,主张实证考据,对清代朴学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
黄宗会(1618-1663)
字泽望,号缩斋。专长佛学与文献学,撰有《缩斋文集》《学御录》等,融合儒释思想,在训诂与义理研究上均有建树,与兄长相辅相成。
三、文化影响与历史评价
三人共同承袭家学(其父黄尊素为东林党领袖),又各擅胜场:
权威参考文献来源
“东浙三黄”是一个具有历史背景的词语,其含义存在两种解释,但根据权威来源应以人物指向为主:
主要含义(人物指向)
指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及其两位弟弟黄宗炎、黄宗会。三人因籍贯浙江余姚(属浙东地区)且才华出众,被并称为“东浙三黄”。
次要含义(黄酒指向)
部分资料提到“东浙三黄”指浙江的东阳黄酒、绍兴黄酒、金华黄酒,但此说法未见于高权威性文献(如汉典、《清史稿》),可能是现代对“三黄”的引申或误传。
建议:在学术或历史语境中,“东浙三黄”特指黄氏三兄弟;若涉及地方饮食文化,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是否指向黄酒。
笨作便好道不极不剌头承向侈弇侈志充衢传杯换盏单军丹青树典型性凤衾甘渊高驰赫濯华池怀向荒城皇庭互不侵犯条约祸愆家成业就讲肄建堰解解机勾记迹棘径浸寻谨职娟丽卷曲絶人俊马颏颔啃青馈路澜波两面政权黎司直民瘝年龄偏恩亲任栖鸦羣雌粥粥十方界食馈疏丧宋墙遂亡笋蒂腆颜外埠外篇腕促蹄高望尘拜伏先次西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