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时月的意思、时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时月的解释

(1).四时和月分。《书·舜典》:“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 孔 传:“合四时之气节,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齐一也。”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学者不以时月考之,每语屯田,必为称首,可笑。”

(2).时间;时候。《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今若断斯织也,则损失成功,稽废时月。” 宋 曾巩 《请西北择将东南益兵札子》:“至於 廖恩 之鼠窃,而能稽诛於时月者,盖由追讨之兵不足, 恩 已自归,而所遣北兵,犹在道路。则东南之寡弱,盖可知也。” 明 唐顺之 《条陈海防经略事疏》:“紧急时月, 苏 松 兵备暂驻 崇明 , 寧 绍 兵备或海道内推择一人暂驻 舟山 。”

(3).指节令。 晋 张华 《上巳篇》:“姑洗应时月,元巳启良辰。”《宋书·明帝纪》:“自今鳞介羽毛,肴核众品,非时月可採,器味所须,可一皆禁断,严为科制。”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时月"是汉语中具有多层含义的复合词,其释义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一、季节与月份的合称

《汉语大词典》指出该词可指"四时和月令",如《后汉书·列女传》记载"推时月之早晚",此处特指农事对应的季节周期。现代用法中多用于表示特定时间段,例如"时月更迭"形容季节轮换的自然规律。

二、时间与岁月

《现代汉语词典》将其释为"时间、光阴"的雅称,常见于书面语表达。如宋代陆游诗句"消磨时月倚雕栏",此处借指漫长的时光流逝。该用法常见于文学作品,带有古典文学韵味。

三、特定时期的指代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提及"时月"可特指斋戒祭祀的吉日,如《周礼》中"占时月"的礼制记载。现代引申为具有特殊意义的时段,例如"择定时月举办庆典"的用法,多用于正式文书记载。

网络扩展解释

“时月”一词的含义可从多个角度解析,综合古典文献和现代用法,其核心意义及延伸如下:

一、基本含义

  1. 四时与月份
    指四季(春、夏、秋、冬)和月份的划分,常用于古代历法协调。例如《尚书·舜典》记载“协时月正日”,强调统一节气、月份和日期的重要性。

  2. 时间或时候
    泛指时间的流逝或某个具体时段。如《后汉书》中“稽废时月”表示拖延时间,宋代曾巩奏折中也用此词描述事件的拖延。

  3. 节令与季节
    特指与自然气候相关的时节。例如晋代张华诗句“姑洗应时月”中的“时月”对应春季的律吕(古代音律与节气关联)。


二、扩展含义


三、文化延伸


引用示例

“时月”既是历法术语,也承载时间流逝与自然规律的抽象意义,需结合语境具体理解。

别人正在浏览...

褊衫鞭笋辩证部寄才尽惨廪茶茗掺合朝寺侈傲鹑居鷇饮寸白盗臧东周列国志方挺肥利飞跑冯铗蜂扇蚁聚冯生弹铗佛幡桴革伏阙浮土狗蝇滚沸寒素鸿宾隍堑辉熠蛱蝶裙积晦奇零浄袜禁久九筮浚湍可感宽疏裤衩阔臆烂柯山兰省连脚聊胜一筹络縸庐岳木朽蛀生能说会道迁刻迁形骑省陾陾容台私黩所钦天涯咫尺推本威夷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