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穆天子传》卷二:"天子北征东还乃循黑水癸巳至于群玉之山……先王之所谓策府。"郭璞注:"言往古帝王以为藏书册之府所谓藏之名山者也。"本为传说中古帝王藏书册处。后用以称帝王珍藏图籍书画之所。
《穆天子传》卷二:“天子北征,东还,乃循 黑水 ,癸巳,至于 羣玉之山 ……先王之所谓策府。” 郭璞 注:“言往古帝王以为藏书册之府,所谓藏之名山者也。”本为传说中古帝王藏书册处。后用以称帝王珍藏图籍书画之所。 南朝 陈 徐陵 《陈文皇帝哀册文》:“协大雅於鸣金,同藏书於 羣玉 。” 唐 独孤及 《寄赠徐薛二侍御》诗:“图籍凌 羣玉 ,歌诗冠 柏梁 。”《宋史·职官志二》:“ 仁宗 即位,修 天章阁 毕,以奉安 真宗 御製。东曰 羣玉殿 ,西曰 蘂珠 殿。” 元 代设群玉署、群玉内司职掌图书宝玩等。参阅《元史·文宗纪二》及《百官志四》。
“羣玉”是“群玉”的旧字形写法,其含义源自古代文献,具体解释如下:
本源含义
出自《穆天子传》卷二记载,周穆王北征时曾抵达“群玉之山”,此处被描述为古代帝王珍藏典籍的策府(藏书之所)。后引申为帝王收藏珍贵典籍、书画的场所,象征文化荟萃之地。
单字解析
文化意象
因“群玉”山在传说中为藏书圣地,后世常以“群玉”代指典籍丰富的场所,或比喻珍贵文物的集合。例如,唐代李白《清平调》有“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借“群玉山”暗喻仙境与珍稀之物。
注:现代汉语中“羣”已简化为“群”,二者含义完全相同。
《羣玉》是一个汉字词语,指的是众多美丽的宝玉。这个词常用于形容某个地方景色或者某个人容貌之美。它代表着有关美丽和珍贵的意象。
《羣玉》的拆分部首是“玉”,属于“王”字旁部首。“羣”字的拆分部首是“羊”,属于“绞丝旁”部首。
《羣玉》的总笔画数是11画,其中“羣”的笔画数是6画,“玉”的笔画数是5画。
《羣玉》是繁体字,它的简体字形式是“群玉”。这个字词源于古代汉语,经过演变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这个词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整体上来说,它依然保持了“羣”和“玉”的基本形状,只是笔画有微小变化。
1. 这座花园里的花朵如羣玉般绚烂多彩。
2. 她的美丽容颜堪比羣玉之中的佳宝。
3. 那个地方风景如画,宛如羣玉散落在大地。
1. 羣芳:指众多美丽而芬芳的花朵。
2. 羣星:指众多的明星,也用于描述众多闪耀的星星。
3. 羣山:指众多山峰连绵起伏的景象。
1. 羣宝:也用于形容众多珍贵的宝物。
2. 羣英:指众多才华出众的人。
3. 羣鸟:表示成群结队的鸟类。
孤玉:表示独自一颗美丽的宝玉。
孤芳:表示独自一朵美丽的花朵。
孤星:表示独自一颗闪耀的星星。
嗳呀敖客白及摆正半死辣活趵趵谄人琛帛错戾捣鬼盗印打撒手儿大事年表斗谍贰秩贩夫驺卒防絶風紋焚污拊视甘肥告匿官牛后朝黄姜姜简讼桀黠辑辑鯨寇敬养极区九重围拒抗开筵克匝匝罗袜落叶知秋靡跌凝颦偏恃辟邪旗剖分青徐骑羊执穗痊济全守日中必彗杀礼觞弦霜翰水界素友檀香炉屠牛坦亡军汶阳田屋诛跣步香骨霄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