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康时的意思、康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康时的解释

(1).太平时世。 南朝 宋 颜延之 《请立浑天仪表》:“精测尚矣,则七晷运变,无匪康时。”

(2).匡时,使时世安定。《北史·邢峦传》:“臣闻乘机而动,武之善经,未有捨干戚而康时,不征伐而统一。” 唐 王勃 《常州刺史平原郡开国公行状》:“山川倒徙,太阶怀息乱之臣;天地离乖,元首佇康时之具。” 宋 苏轼 《南康望湖亭》诗:“许国心犹在,康时术已虚。”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康时是汉语复合词,由“康”与“时”组合而成,核心含义为安定时世、匡扶社稷。《汉语大词典》将其释作“治理乱世,使国家安定”,语源可追溯至先秦文献。例如《尚书·周书》载“康济兆民”,后世引申为“康时济物”,强调安定社会的责任。

从语素分析,“康”本义为安宁、丰足,《说文解字》注“康,谷皮也”,后衍生出“太平”义;“时”指时代、时局,二者结合凸显对国泰民安的追求。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思想,可视为“康时”精神的文学化表达。

古籍中“康时”多用于政治语境,如《宋史·列传》记载名臣“志在康时”,指心系治国大业。现代汉语中,该词主要用于历史研究或文学创作,例如学者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评价诸葛亮“以康时为己任”。

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2. 《宋史》(中华书局点校本)

网络扩展解释

“康时”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古代汉语词汇,其解释可综合如下:

一、基本含义

  1. 太平时世
    指安定、和平的时期,常用来形容社会无战乱、百姓生活安宁的状态。例如南朝颜延之《请立浑天仪表》中“七晷运变,无匪康时”即强调太平年代的观测意义。

  2. 匡时济世
    意为“匡正时弊,安定社会”,强调通过行动使动荡的时局恢复稳定。如《北史·邢峦传》提到“未有捨干戚而康时”,即主张以武力手段实现安定。


二、延伸解析


三、现代应用

建议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其含义,若需考证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汉典》《北史》等权威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比周波斯草漕台铲革尺诏冲言冲语从轻处罚刌度电转调睡参军彫瑑斗嬉飞语分镳丰骨氛祅贵珰贵侠还直含英咀华货赂嚼念旧德九宫真人枯木老黄牛连袵连筩烈烈陵海林林总总马头孃末简母难日煗老盘螭螃蟹签谱三尹生寄死归深沦十九路军束联黍粽死斗四至八到诉诸苏子桃都田基抟土推验王台猥佌五材无尤效力胁陵蟹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