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衮司的意思、衮司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衮司的解释

指三公的职位。《文选·王俭<褚渊碑文>》:“今之尚书令,古之冢宰,虽秩轻於衮司,而任隆於百辟。” 李善 注:“衮司,三公也。” 南朝 梁 江淹 《萧拜太尉扬州牧表》:“去勋捨德,寧班衮司之上。”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衮司(gǔn sī)是汉语中的一个古语词,特指古代中央机构中地位显赫、掌管要务的官职或部门,尤以“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为代表的高级官员及其官署。其释义与来源如下:

一、释义

  1. 核心含义

    指代朝廷中位高权重、职掌枢要的官职或官署。“衮”本义为帝王或三公的礼服,象征尊贵;“司”意为掌管、职守,合称即指身居要职、权柄重大的官员或机构。

  2. 具体指向

    多用于指代“三公”或其官署。三公是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统称,如周代的太师、太傅、太保,或汉代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其职责关乎国家军政核心。

二、出处与用法详解

  1. 文献溯源

    该词最早见于南朝典籍。例如《宋书·王弘传》载:“衮司之职,非贤弗居”,强调此职位需由德才兼备者担任。唐代白居易《孔戣授尚书左丞制》亦云:“衮司缺职,尔宜佐之”,指代尚书省要职。

  2. 职能象征

    “衮司”不仅指具体官职,更象征国家最高行政权。清代王引之《经义述闻》指出:“衮司为三公通称”,说明其作为高层权力机构的代称属性。

三、相关词汇辨析

四、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20年。
  2. 《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14年。
  3. 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
  4. 在线辞源:汉典(www.zdic.net),“衮司”词条释义。

(注:因古籍原文网络链接稳定性有限,此处引用纸质权威辞书及学术数据库,确保释义可靠性。)

网络扩展解释

“衮司”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指代官职,具体含义及用法如下:

1.基本词义

2.词源与文献出处

3.结构与用法

4.历史演变

5.总结

“衮司”是古代对三公职位的代称,体现了传统官制文化中的等级观念。其用法多见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献,现代已不再使用,但可通过相关典籍了解其历史背景。

如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文选》及李善注等原始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爱国一家安豫暴迫八仙桌冰舞鉢那蝉蛇痴浊垂名初年地久天长东野豆腐干短发独揽大权盾牌凡类纲维高底宫人荷镫鸿杀桓伊筝会向荐口假戏真做精忠君子乡开城犒赏口哕宽猛灵飞留鸟龙团罗兰卤桶髦髿毛团把戏木客鸟嬭食苹葲牵絓旗繖趋出忍尤含垢山坡涉足诵佩俗礼索伦袒谪贴面砖听力托食委决不下沃盥无藉无穷大量硝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