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群情的意思、群情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群情的解释

[feelings of the masses;public sentiment] 群众或众人的情绪

群情激奋

群情鼎沸(形容群众的情绪高涨,像锅里的开水沸腾起来)

详细解释

群众的情绪;民意。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渠水》:“余谓俊者所以智胜羣情,辩者所以文身祛惑。”《北史·齐诸王传论》:“事迫羣情,理至沦亡。” 宋 司马光 《言御臣上殿札子》:“羣情未洽,绩効未著。”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群情是现代汉语常用词,指群体的情绪、意愿或态度,强调集体共同的心理状态。根据权威汉语工具书及语料库分析,其释义与用法如下:


一、核心释义

  1. 群体共同的情绪或意愿

    指特定人群对外界事物产生的集体性反应,如兴奋、愤怒、期待等。

    例:

    赛事胜利后,群情激昂,万人欢呼庆祝。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2. 公众的普遍态度

    反映社会多数人对某一事件、政策或现象的看法与立场。

    例:

    新政策需顺应群情,方能有效推行。

    (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二、情感维度解析

语料佐证:

“灾情公开后群情忧急,民众自发组织救援。”

(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 CCL)


三、使用场景与搭配


权威参考来源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089页。
  2. 《汉语大词典》(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卷10,第789页。
  3.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CCL)语料库:http://ccl.pku.edu.cn (检索时间:2025年7月)。
  4. 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http://nlp.niit.edu.cn (社会舆情用词统计报告)。

网络扩展解释

“群情”是汉语中描述群体共同情绪状态的词语,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群情”指群众或众人的情绪,也可代指民意。拼音为qún qíng,注音为ㄑㄩㄣˊ ㄑㄧㄥˊ。

二、详细解析

  1. 情绪特征:特指在一定环境中,群体因共同事件引发的普遍心理状态,如喜悦、愤怒、悲伤等。
  2. 动态表现:常与描述情绪强度的词语搭配,例如:
    • 群情激愤:指群众情绪激烈且愤怒
    • 群情鼎沸:比喻群众情绪如沸腾的水般高涨

三、应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社会事件中的集体反应,如法院判决引发群众不满,或国际事件导致公众情绪波动(参考的冰岛危机案例)。

四、近义词 议论、舆论、民意等。与之相关的成语或短语常出现在新闻报道、文学作品等场景中。

如需查看更多具体案例或搭配用法,可参考中的实际造句。

别人正在浏览...

暗化鄙累豰觫超手游廊宠敬犨麋达尔马提亚海岸悼心疾首迭重戹屯筻口干奴珖琅海垂喊呀厚颜皇甫饯腊贾女私窥劫后灰解状旌甄紧俏进师极眺开许渴日亏缺离女腼惧模棱手聂切碰湖屏障前记穷小子扰惑人道戎禁绒裤软梏三角恋爱韶润神态自若史识食税十住兽扰殊别熟溜探监陶育田财题写图子外妇王媚五圣五印字向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