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榷沽的意思、榷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榷沽的解释

见“ 榷酤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榷沽”是汉语中一个历史经济术语,指古代政府对特定商品(尤其是酒类)实行专卖、专营的制度。该词由“榷”(音què)与“沽”(音gū)组合而成:

  1. 榷:本义为独木桥,引申为“专营、垄断”。《说文解字》释为“水梁也”,后指官府对盐、铁、酒等商品的专卖管控,如《汉书·武帝纪》记载“初榷酒酤”。
  2. 沽:原意为买卖交易,如《论语》中“求善贾而沽诸”,后特指酒的买卖。两字组合后,“榷沽”特指国家垄断酒类产销的经济政策,始于汉代,盛于唐宋。例如宋代设立“曲院”专管酒曲生产,严禁民间私酿。

这一制度在历代典籍中均有记载,如《文献通考·征榷考》详述其税收机制,体现了古代财政管理的重要特征。

网络扩展解释

“榷沽”是古代中国政府对酒类商品实行专卖制度的专有名词,其核心含义可归纳如下:

  1. 定义与性质
    “榷沽”同“榷酤”,指汉朝以后历代政府通过垄断酒的生产、销售或征收重税来管控酒业的政策。这一制度既包括完全禁止民间私酿私售的专卖形式,也涵盖对酒商征税、按田亩分摊酒税等变通措施。

  2. 历史起源
    该制度始于汉武帝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首次以“榷酒酤”形式出现,由政府全面控制酒的产销以增加财政收入。此后历代王朝多沿用,成为重要的经济调控手段。

  3. 实施形式

    • 专卖制:政府直接经营酒坊,禁止民间交易(如汉代初期)。
    • 征税制:允许民间酿酒,但征收高额酒税(如唐代部分时期)。
    • 配赋制:将酒税按田亩分摊给百姓,无论是否酿酒均需缴纳(宋代曾实行)。
  4. 目的与影响
    主要目的是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同时通过控制酒类流通维护社会秩序(如防止粮食过度消耗)。但过度垄断也常导致民间私酿泛滥,成为历代经济治理的难点。

注:部分资料提及“榷沽”涵盖盐、铁等商品,但权威文献显示其专指酒类专卖,盐铁专卖另有“榷盐”“榷铁”等专称,需注意区分。

别人正在浏览...

兵冲布母采侯潮解愁布袋促狭大快人心大排叠遍东霤端理杜里垛募发家放舟蜂江缝衣浅带负驮高才大学光头三龟脚闺绣画黄花地丁昏子谨德禁阃均湿局囿吭啷餽贻老生临川羡鱼笠泽芦笙鸣金收军磨刀不误砍柴工盘搅泡立司仆纍青诏栖歇穣人髯苏揉错三雨三资企业上流头山庖身败名隳沈机摄陷识灭松柏之塞随俗沉浮娑拖停滞挽诗香炭辖统淅二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