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scholar of advance age]∶老书生
(2) [an elderly character in Chinese opera]∶戏剧角色名。生的一种。指扮演老年男子的角色
(1).老年之人。 宋 陆游 《感秋》诗:“老生惜岁月,烈士志功名。” 明 唐顺之 《俞孺人传》:“故 鈿 自童孺时已恂恂若老生。”
(2).老书生。 唐 刘禹锡 《寓兴》诗之一:“寄语 何平叔 ,无为轻老生。” 宋 杨万里 《暮寒》诗:“老生穷事业,此外岂无他。” 明 高启 《送孙先生序》:“老生硕儒,窜伏草莽。” 清 钱谦益 《寄刘大将军》诗:“篋中亦有阴符在,悔挟陈编作老生。”参见“ 老生常谈 ”。
(3).指 老子 。《南史·徐勉传》:“ 老生 云:‘后其身而身先。’若能尔者,更招巨利。”
(4).传统戏曲脚色行当。生的一种,扮演中年或老年男性,大都为正面人物。一般挂须。须分黑、黲(灰黑)、白三色,表示年龄差别。按表演艺术特点又可分唱功老生、做功老生和唱做念打并重的靠把老生等等。也称须生。《儒林外史》第二四回:“ 鲍文卿 近前一看,原是他同班唱老生的 钱麻子 。”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上》四:“在 中国 的旧戏里,同样是老生,便得分红袍蓝袍。”
“老生”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年老之人或老书生
指年长的男性或学识渊博的老学者,常见于古典文献。例如宋代陆游《感秋》中的“老生惜岁月”,唐代刘禹锡《寓兴》中的“寄语何平叔,无为轻老生”。
戏曲中的行当角色
在传统戏曲(如京剧)中,老生又称“须生”“正生”,扮演中年以上的男性角色,以挂髯口(胡须)为标志,唱念均用本嗓(真声)。根据年龄不同,髯口分为黑、黪(花白)、白三色,分别称为“黑三”“黪三”“白三”。
髯口与年龄对应
文武老生
以上信息综合了戏曲术语、文学用例及现代语义,如需进一步了解髯口分类或经典剧目,可参考戏曲专业资料。
老生是一个汉字词语,常用作形容词,意思是年长、年老。
老生的部首是老字旁(⺼),总共有四笔。
老生是由“老”和“生”两个字组合而成。其中,“老”表示年长,“生”表示活着、存在。合在一起表示年长的人。
老生的繁体字为「老牲」。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老生”有一种古体写法,即将“生”字中间的“⺼”改为了“⺶”。这种写法在古代较为常见。
1. 他已经是个老生了,享受退休生活。
2. 这位老生还非常健康,看上去比实际年纪要年轻。
1. 老师:年长并具有教授知识、引导学生的人。
2. 老人:年老的人。
长者、耆老、年长者
少年、年幼、青年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