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欺诈的意思、欺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欺诈的解释

[cheat;swindle] 用狡诈的手段骗人

欺诈行为

详细解释

用狡猾奸诈的手段骗人。《战国策·燕策二》:“ 齐 田单 欺诈 骑劫 ,卒败 燕 军,復收七十城以復 齐 。”《汉书·西域传下·车师后国》:“其后 莽 復欺诈单于,和亲遂絶。” 宋 苏辙 《论衙前及诸役人不便札子》:“盖定差乡户人有家业,欺诈逃亡之弊,比之僱募浮浪,其势必少。” 茅盾 《<呼兰河传>序》:“他们不欺诈,不虚伪。”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欺诈是指通过故意欺骗或隐瞒真相的手段,使他人陷入错误认识并作出违背真实意愿的行为,其核心在于行为人的主观恶意与客观欺骗性。以下是综合法律和实务角度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1. 构成要素

    • 主观故意:行为人明确知晓自己在实施欺骗行为,并以获取非法利益为目的。
    • 客观手段:包括虚构事实(如伪造文件)、隐瞒真相(如不告知关键信息)或保持沉默(当有义务说明时)。
    • 因果关系:受害方因欺诈行为产生错误判断,并基于此作出财产处分或其他民事行为。
  2. 法律性质
    根据《民法典》第148条,欺诈行为可导致民事法律行为被撤销,受欺诈方有权通过法院或仲裁机构维权。


二、分类与表现形式

  1. 民事欺诈
    常见于合同场景,例如虚假宣传商品性能、隐瞒标的物瑕疵等。

  2. 刑事欺诈(诈骗罪)
    需满足“非法占有目的”,如虚构投资骗局、冒充公职人员骗取财物,可能触犯《刑法》第266条。

  3. 内部与外部欺诈

    • 内部欺诈:企业员工盗用资产或违反制度,如财务造假。
    • 外部欺诈:第三方实施的盗刷银行卡、电信诈骗等。

三、法律后果

示例公式(诈骗金额计算)

若诈骗金额为$A$,则量刑基准为:
$$
text{刑期} = begin{cases}
3text{年以下} & A leq 3text{万元}
3-10text{年} & 3text{万元} < A leq 50text{万元}
10text{年以上或无期} & A > 50text{万元}
end{cases}
$$


四、实务建议

  1. 风险防范:签订合同时核实对方资质,留存书面证据。
  2. 维权途径:及时报警或提起民事诉讼,保留转账记录、聊天截图等。

如需更具体的法律条文或案例,可参考《民法典》第148-149条及《刑法》相关司法解释。

网络扩展解释二

《欺诈》的意思

《欺诈》是一个汉语词语,表示以欺骗、虚假等手段来获得不正当利益的行为或情况。

拆分部首和笔画

《欺诈》的部首是讠(讠是“言字旁”),由8划组成。

来源

《欺诈》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国语·晋语下》一书中,意思指通过欺骗手段骗取利益。

繁体字

《欺诈》在繁体汉字中写作「欺詐」。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欺詐」的写法和现代相似,只是字形略有不同。

例句

1. 他用欺诈手段骗取了大量资金。

2. 这家公司因涉嫌欺诈被政府调查。

组词

常见的与《欺诈》相关的词语有:欺骗、欺诈行为、欺诈手段、欺诈犯罪等。

近义词

《欺诈》的近义词有:欺骗、骗术、虚假、诈骗等。

反义词

《欺诈》的反义词有:真实、诚实、守信、坦白等。

别人正在浏览...

棒槌誖暴鄙虐不得其门而入不值一顾潮面吃重单羸诞秀底粪非辟丰荣赶即高密瓜绵豪吹好力寳黑角河女曲黄袄怳曶花莳花舞驾鲤兼明架势结蜣节油境会窭困沮止快餐联辞挛索轮厂伦谊明翼南风撚挑喷噀翩旋凄啭栖拙戎旅睿意入乡问俗实心眼庶尹司董松菊送形踏步床泰晤士河弹丝退默椀珠伎五圻小辈翛翬小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