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平天冠的意思、平天冠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平天冠的解释

冕的俗称。《后汉书·舆服志下》“冕皆广七寸,长尺二寸,前圆后方,朱緑里,玄上,前垂四寸,后垂三寸,係白玉珠为十二旒,以其綬采色为组缨。三公诸侯七旒,青玉为珠;卿大夫五旒,黑玉为珠。皆有前无后,各以其綬采色为组缨,旁垂黈纊。郊天地,宗祀,明堂,则冠之” 刘昭 注引 汉 蔡邕 曰:“鄙人不识,谓之平天冠。” 宋 洪迈 《容斋三笔·平天冠》:“祭服之冕,自天子至於下士执事者皆服之,特以梁数及旒之多少为别。俗呼为平天冠,盖指言至尊乃得用。” 袁叔祯 《我的父亲袁世凯》:“入殓的时候,穿的是祭天的礼服,头上是平天冠,脚上是朱履。”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平天冠”是古代帝王及高级官员在重要礼仪场合佩戴的礼冠,其含义和特征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1. 基本定义
    平天冠是“冕”的俗称,属于古代最高规格的礼冠之一,主要用于祭祀、宗庙等重大仪式。其名称源自汉代蔡邕的注释,因普通百姓不识其正式名称,故俗称为“平天冠”。

  2. 结构与形制
    由延(冠顶平板)、旒(垂挂的玉珠串)、玉笄(固定冠的簪子)等部件组成。其中旒的数量和材质象征等级:周天子用12旒白玉珠,诸侯7旒青玉珠,卿大夫5旒黑玉珠。冠体前圆后方,颜色为玄(黑)上朱绿里,体现“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3. 历史演变
    起源于周代,最初为天子专属,后扩展至诸侯、卿大夫。南北朝后与通天冠结合,形成“通冠平冕”,因延板与冠顶平齐,故称“平天冠”。

  4. 名称由来争议
    一说因延板象征“天平”得名;另一说源自汉代民间对帝王冕冠的俗称。

  5. 文化意义
    既是权力象征,也体现礼制等级,如《后汉书》详细记载了不同身份佩戴的规格差异。清末袁世凯下葬时仍头戴平天冠,可见其象征意义延续至近代。


提示:若需了解平天冠与其他冠式(如通天冠)的区别,可进一步查阅《舆服志》等典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平天冠的意思

《平天冠》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人们在处理事情时应当遵守公正、公平的原则。

拆分部首和笔画

《平天冠》的部首是冠(头饰),共有7个笔画。

来源

《平天冠》是《礼记·月令》中的句子"天子之冠犹崇山也,士之冠犹平地也"的谐音,后来演变为成语,形容治国平民的政府。

繁体

《平天冠》的繁体字为「平天冠」。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汉字《平天冠》的写法与现代一致。

例句

他始终坚持平天冠的原则,对待每个人都公平公正。

组词

- 平等:遵循平等的原则,不分贵贱。

- 天道:宇宙中的自然法则。

- 冠冕:华丽的头饰。

近义词

公正、公平、公道、公平正义。

反义词

不公、不平、不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