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七声的意思、七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七声的解释

[the seven notes of China's ancient scale] 中国古代七声音阶中的七个级,即宫、商、角、变徵(比角高半音)、徵、羽和变宫(比羽高半音),相当于现行简谱中的1、2、3、4、5、6、7

详细解释

指五音及二变。古依十二律高下的次序,定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为七声。后世乐工多用简号,即合(近世作和)、四、乙、上、尺、工、凡。《魏书·乐志》:“声有七声,调有七调。”《隋书·音乐志上》:“被以八音,施以七声,莫不和韵。”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七声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主要包含以下两个维度:

一、音乐学范畴

指中国古代音乐理论中的七声音阶体系,即在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基础上增加两个变声(变徵、变宫)构成的完整音阶。

构成:宫、商、角、变徵(徵的低半音)、徵、羽、变宫(宫的低半音)。这一体系最早见于《国语·周语》记载的“七律”概念,后成为传统乐律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广泛应用于宫廷雅乐及民间音乐创作。

二、语言学范畴(中古汉语音韵)

指中古汉语四声(平、上、去、入)的阴阳分化现象,形成七类声调:

  1. 平声:阴平、阳平
  2. 上声:阴上、阳上
  3. 去声:阴去、阳去
  4. 入声:阴入、阳入

    此分类源于唐宋时期汉语声调系统的演变,主要记录于《切韵》《广韵》等韵书。现代方言如粤语、闽南语仍保留“阴入/阳入”等七声调特征。

三、术语辨析

需注意区分:


参考资料:

  1. 王力《汉语音韵学》(中华书局)
  2.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人民音乐出版社)
  3. 《广韵》(宋本影印版,中国书店出版社)
  4. 袁家骅《汉语方言概要》(语文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七声是中国古代音乐理论中的七声音阶体系,其构成及特点如下:

  1. 基本音级
    七声包含七个音级,分别为: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对应现代简谱的1(Do)、2(Re)、3(Mi)、#4(升Fa)、5(Sol)、6(La)、7(Si)。其中:

    • 变徵:比角音高半音(即#4),属于雅乐音阶的第四级;
    • 变宫:比羽音高半音(即7),是七声中的第七级。
  2. 调式分类
    根据音阶中第四、七级的变化,七声可分为三种主要调式:

    • 雅乐音阶:宫、商、角、变徵(#4)、徵、羽、变宫;
    • 清乐音阶:宫、商、角、清角(4)、徵、羽、变宫;
    • 燕乐音阶:宫、商、角、清角、徵、羽、闰(b7)。
  3. 历史发展
    七声由五音(宫、商、角、徵、羽)演变而来,通过“三分损益法”增加变宫、变徵(或清角、闰)形成完整音阶。早期用于宫廷雅乐,后逐渐融入民间音乐。

  4. 记谱与符号
    古代乐工常用简号标记七声,如“合、四、乙、上、尺、工、凡”,对应宫至变宫的七个音级。

七声是传统音乐的核心理论,其音阶结构及调式变化体现了中国古代音乐的独特体系。若需进一步了解不同调式的应用场景,可参考中的详细分析。

别人正在浏览...

安于泰山避宠不三不四草薙禽獮朝邑车幰吹铜刍菽寸旬代数式打勤劳短褐顿阻饿殕分泥姑妈国联蒿目时艰洪泛区红衰翠减怀蛟黄巾唤头揃落坚执交待结扭蹶失巨雄恐猲烂靡黎杖禄豢鲁酒旅人桥旅游资源闵子里弥散默存纳鞋底内峻外和杻械排草香颇偏牵引緁猎亲上成亲鹊不踏屈指可数酾酒上南落北少安毋躁身傍疏捕通衢通资蛙坎伟迹下访祫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