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贫乏迟钝。《周髀算经》卷上“是智有所不及而神有所穷” 汉 赵爽 注:“是情智有所不及,而神思有所穷滞。”
(2).困顿。 晋 葛洪 《抱朴子·名实》:“英逸穷滞,饕餮得志。”
(3).指困顿的人。 唐 元稹 《上门下裴相公书》:“又安有救 裴寰 之罪、换 禹锡 之官则尽易;振天下之穷滞、行涣汗之条目则尽难?”
“穷滞”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qióng zhì,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层面解析:
贫乏迟钝
指智力或思维上的匮乏与迟钝。例如《周髀算经》中赵爽的注解提到“神思有所穷滞”,强调思维能力的局限。
注:“穷”在此处引申为“匮乏”,“滞”则指“停滞、不灵活”。
困顿
形容生活或境遇的艰难困苦。如晋代葛洪《抱朴子》中“英逸穷滞,饕餮得志”,对比了才士的困顿与贪婪者的得意。
指困顿的人
唐代元稹在《上门下裴相公书》中呼吁关注“天下之穷滞”,即社会中的困顿群体。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抱朴子》《周髀算经》等文献原文。
穷滞是一个形容词,用来描述物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困窘、萧条、停滞的状态。
穷滞的部首是穴(xué),拆分后的部首和笔画分别是穴(一画)和旨(五画)。
穷滞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至《说文解字》,而后经过了演变和发展,成为现代汉语中约定俗成的词汇。
穷滞的繁体字是窮滯。
在古代,穷滞的写法略有不同。穷在古代有窮、Qiong两种写法;滞在古代有滞、澒两种写法。
1. 这个地区经济发展停滞不前,陷入了穷滞的状态。
2. 资源匮乏,导致了该国的文化相对于其他地区而言显得穷滞。
穷滞可作为组词中的形容词,可以搭配形容词性的词语来形成新的组词,例如:"穷滞不堪"。
近义词:萧条、停滞、困顿、落后。
反义词:富裕、繁荣、发达、活跃。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