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积德裕后的意思、积德裕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积德裕后的解释

谓积累德行,则后世昌盛。 清 朱仕琇 《又答李磻玉书》:“姊丈以一身榰柱百世之重,今继嗣未立,诚可忧也。况婣母太夫人年亦高矣,尤不能不以此为念也。积德裕后,古岂吾欺,今犹未验,何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积德裕后是由"积德"与"裕后"构成的复合型成语,其核心内涵源自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体系。《汉语大词典》将"积德"解释为"积累仁政或善行"(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现代汉语词典》定义"裕后"为"为后人留下功业或财产"(第7版)。二字组合构成递进式结构,强调通过持续行善为后代创造福泽。

该成语可追溯至《尚书·周书》"惟德动天"的治国理念,后经《周易·坤卦》"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哲学阐述,至宋代演变为完整的家训伦理。明代朱柏庐《朱子家训》"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的表述,更强化了其作为传统家训核心要义的地位。

在语义功能上,"积德"作谓语强调行为过程,"裕后"作补语明确目的指向,形成"因行善——得福报——泽后世"的完整因果链。这种结构既符合《礼记·大学》"修身齐家"的伦理架构,又与佛教"因果业报"思想形成跨文化呼应。清代王永彬《围炉夜话》"百善孝为先"的论述,可作为理解该成语伦理价值的重要参照。

当代语言实践中,该成语常见于家风建设、道德教育等语境。如《人民日报》家风专题曾引述"积德如种树,裕后似成荫"(2019年3月版),展现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价值。需注意其与"光宗耀祖"的本质区别:前者强调道德积累的自然结果,后者侧重功名成就的直接彰显。

网络扩展解释

“积德裕后”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指积累德行,使后代昌盛,强调通过行善积德为子孙后代谋福祉。


核心解析

  1. 读音与结构

    • 拼音:jī dé yù hòu(注音:ㄐㄧ ㄉㄜˊ ㄩˋ ㄏㄡˋ)。
    • 结构:联合式成语,由“积德”和“裕后”两部分组成,前者指积累善行,后者意为使后代富足昌盛。
  2. 出处与背景

    • 源自清代朱仕琇《又答李磻玉书》:“积德裕后,古岂吾欺,今犹未验,何也!”。
    • 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因果报应”“善有善报”的观念,倡导为家族长远发展积累善行。
  3. 用法与语境

    • 感情色彩:中性偏褒义,多用于劝诫或褒扬他人注重德行修养。
    • 语法功能:常作谓语、定语,适用于处世、治家等场景(如:“长辈积德裕后,子孙方得福荫”)。
  4. 延伸意义

    • 强调个人行为对家族后代的影响,与“厚德载物”“荫及子孙”等思想相通。
    • 现代语境中,也可引申为注重可持续发展或社会责任,为未来谋福祉。

示例与引用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或文化背景,可参考汉典、沪江词典等权威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拔节搬嘴倍道而进陂塘边材拨棹子不以人废言采戏骖风驷霞柴扉柴燎谗讥蟾诸挫西淡扫蛾眉吊生地地道道反应式飞尸告事故犯孤鲠贵体贵欲还神寒食散和獯后身滑动胡须护筑甲次解会矜涵烬体机庭隽乘拘耆枯竹例课利趾鸾凰论切马交鱼蒙杂默喻粘粘糊糊溺溲排科权焰去污生死缘声冤射驭天衡惕栗土阜土满瓦松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