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五镇的意思、五镇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五镇的解释

(1).即五岳。《周礼·春官·大司乐》“四镇五岳崩” 唐 贾公彦 疏:“五州五镇得入岳名,餘四州不得岳名者,仍依旧为镇号,故四镇也。”

(2).指五岳以外的东镇 青州 沂山 ,西镇 雍州 吴山 ,中镇 冀州 霍山 ,南镇 扬州 会稽山 ,北镇 幽州 医巫闾山 。《宋史·礼志五》:“其五镇, 沂山 旧封 东安公 , 政和 三年封王; 会稽 旧封 永兴宫 , 政和 封 永济王 ; 吴山 旧封 成德公 , 元丰 八年封王; 医巫閭 旧封 广寧公 , 政和 封王; 霍山 旧封 应圣公 , 政和 封 应灵王 。”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二:“凡四海、五镇、五岳、四瀆、 闕里 长白山 帝王陵,共五十九处。”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五镇是中国古代地理与祭祀文化中的专有概念,特指与“五岳”相对应的五座重要镇山。根据《周礼·职方氏》记载,古代帝王为巩固疆域、祈求国泰民安,将五镇视为镇守国土的象征性山岳体系,其具体指代随历史变迁略有差异。唐代正式确立五镇制度,包含:东镇青州沂山(今山东临朐)、南镇扬州会稽山(今浙江绍兴)、西镇雍州吴山(今陕西宝鸡)、北镇幽州医巫闾山(今辽宁北镇)、中镇冀州霍山(今山西霍州)。

从文化内涵看,五镇承载着“天地相通”的哲学思想,《史记·封禅书》提及帝王通过祭祀五镇达成“协于上下,以承天休”的统治合法性。其选址标准融合了地理方位、地貌特征与政治中心的关系,例如医巫闾山作为北方屏障,兼具军事防御与生态屏障的双重象征。宋代以后,五镇祭祀被纳入国家礼制,《宋史·礼志》详细记载了祭祀流程与祝文格式,凸显其在维护政权稳定中的精神作用。

现代语境中,五镇概念多见于历史地理研究与文化遗产领域。2013年国务院将“五镇祭祀”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强调其作为中华地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研究可参考中华书局《中国古代山川祭祀研究》及《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

网络扩展解释

“五镇”一词主要有两种解释,需结合历史与地理背景理解:

一、基本含义

  1. 与五岳等同
    部分文献(如《周礼》注疏)将“五镇”等同于“五岳”,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2. 五岳之外的五大镇山
    更主流的解释指隋唐以来帝王封禅祭祀的五大名山,与五岳齐名,合称“五镇奇观”。具体包括:

    • 东镇沂山:位于山东临朐,主峰玉皇顶海拔1032米。
    • 西镇吴山:位于陕西陇县,古称“西岳”,主峰镇岳峰海拔1841米。
    • 中镇霍山:位于山西霍州,又名霍太山,主峰五龙壑海拔2504米。
    • 南镇会稽山:位于浙江绍兴,以大禹陵和越文化闻名。
    • 北镇医巫闾山:位于辽宁北镇市,是东北与中原的交通咽喉,元明清帝王登基时多在此祭祀。

二、历史与文化意义

三、其他解释

少数文献(如)将“五镇”释为江南五座城镇,但此说法缺乏广泛支持,可能与地域性记载混淆有关,建议以镇山说为准。

如需进一步了解各镇山的历史典故或地理特征,可参考汉典()或搜狗百科()的详细条目。

别人正在浏览...

板鼓暴殒轻生边跋必修课不好猜疑常习谶词称乐电磁泵东驰西骋杜渐防微反哺方正字福手福足甘橘槅门各自为政管纱贵色国良函知禾稼和洽悔志讲教嘉友军田烂好人冷盘脸道陵夸礼轻情意重马杓梅河豚秣马厉兵匹溢冉颜儒贤丧元埽緷勺口生产合作社霜电熟衍丝子琐务素月铁皮通津推咎托产讬足委顺威狱瓮牖绳枢文子同升香梦线索叶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