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亲识的意思、亲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亲识的解释

(1).亲信赏识。《东观汉记·冯勤传》:“ 魏郡 太守 范横 上疏荐 勤 为郎中、给事尚书,以图议军粮,在事精勤,遂见亲识。”

(2).犹亲友。 南朝 宋 谢惠连 《顺东西门行》:“酌酪华堂集亲识,舒情尽欢遣悽惻。”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十:“ 杜祁公 罢相,居 南京 ,无宅,假驛舍居之数年……閭里吉凶庆吊,与亲识之道 南京 者,相与燕劳,问遗之,礼未尝废。”

(3).亲近熟识。 清 吴伟业 《送何省斋》诗:“旁有亲识人,通都走声利,厚意解羈愁,盛言推名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亲识"是汉语复合词,由"亲"(亲属、亲近)和"识"(认识、相知)组成,指代两类人际关系:一为血缘或情感亲近者,二为互相熟知的交往对象。具体释义包含三个层面:

  1. 亲属关系

    《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指出"亲识"可代指"亲属",例如《宋书·谢灵运传》"与亲识别",即指与亲属分离。此义项强调血缘或宗族纽带。

  2. 熟人交际

    《汉语大词典》收录该词包含"熟识之人"的引申义,如唐代元稹诗句"亲识半凋零",指代熟识的友人。此用法侧重基于共同经历或社会交往产生的熟悉关系。

  3. 认知互动

    在古汉语中可拆分使用,《说文解字》释"亲"为"至也","识"为"知也"。宋代《广韵》记载"亲"有亲密意,"识"含辨识功能,组合后暗含"通过密切接触形成认知"的动态过程。

该词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多出现于文学或历史研究领域。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建议在解读具体文献时需结合上下文辨析其侧重亲属或熟人的语义偏向。

网络扩展解释

“亲识”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现代使用较少,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层释义:

  1. 亲信赏识
    指被信任且受到重视。例如《东观汉记·冯勤传》记载:“遂见亲识”,描述冯勤因勤勉被上级赏识。

  2. 亲友
    泛指亲近的亲戚朋友。南朝谢惠连在《顺东西门行》中写道:“酌酪华堂集亲识”,描绘亲友欢聚场景;宋代叶梦得《石林燕语》也提到“与亲识之道南京者”往来礼节。

  3. 亲近熟识
    表示关系密切且熟悉。清代吴伟业《送何省斋》诗中的“旁有亲识人”即指熟识之人。

补充说明:
该词多用于古代文献或书面语境,现代口语中较少使用。不同释义需结合上下文判断,例如“亲识”在《冯勤传》中偏向“赏识”,而在谢惠连诗中则指“亲友”。

别人正在浏览...

败足船舱辞严气正悼慑凡事傅导抚景告勑膈肢洼逛公园股弁含颖和鸾混称佳构坚苍绛蜡检择交白卷鸡栗金花菜积日即事穷理九霞觞阙翦谲譬克举髡流梁头岭南三家俚浅流末鲁男子淼漭闵怜目别汇分木老老泥浆旁薄叛违汽车漆匠侵蔽请受钦嘉赇请让挹呥呥饶裕山巢擅离职守石跗守牧讨打吃跳动停眠题请土附鱼退犀威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