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蜀侯的意思、蜀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蜀侯的解释

相传 帝喾 之子封于 蜀 ,为 蜀侯 。古 蜀国 后为 秦惠王 所灭。 三国 魏 锺会 《檄蜀文》:“ 蜀侯 见禽於 秦 , 公孙述 授首於 汉 ,九州之险,是非一姓,此皆诸君所备闻也。” 南朝 梁简文帝 《蜀国弦》诗:“牲祈 望帝 祀,酒酹 蜀侯 诛。”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蜀侯是古代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封爵称号,专指受中原王朝册封的蜀地统治者。该词由"蜀"(地域名称)与"侯"(爵位等级)组成,始见于战国时期文献,特指秦国在蜀地分封的世袭统治者。

一、基本释义 "蜀侯"在《汉语大词典》中定义为:"周代至战国时期蜀地封君的称号,后特指秦国在蜀地设置的地方统治者。"其核心语义包含地域属性与政治等级双重特征,既标明封地范围(今四川盆地及周边),又明确诸侯爵位身份。

二、历史沿革 据《史记·秦本纪》记载,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国后实行双轨制统治,在设置蜀郡的同时保留"蜀侯"封号。首批受封者包括秦公子通国、蜀王后裔恽等,形成郡县制与分封制并存的特殊管理体系。这种制度延续至秦昭襄王时期,最终因蜀侯绾叛乱而废止。

三、文献例证

  1. 《华阳国志·蜀志》:"周赧王三十年,秦封公子通为蜀侯,以陈壮为相。"
  2. 《战国策·秦策》注疏:"蜀侯者,秦置以镇西南,秩比关内侯。"
  3. 唐代《通典·职官典》将蜀侯列为"外藩侯"序列,强调其"镇抚蛮夷"的职能定位。

四、文化意涵 在《中国古代爵位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03)中,蜀侯被解析为中原政权经略西南的政治符号,既体现"以夷制夷"的统治策略,又反映早期中央与边疆的权力博弈关系。其存在时间虽短,却为秦汉推行郡县制积累了重要治理经验。

网络扩展解释

“蜀侯”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

  1. 古蜀国诸侯的称谓
    指传说中帝喾(五帝之一)之子受封于蜀地所建立的政权。古蜀国在战国时期被秦惠王所灭,该典故见于《华阳国志》等文献。南朝梁简文帝《蜀国弦》诗提到“酒酹蜀侯诛”,即暗指这段历史。

  2. 周朝分封体系的延伸
    部分学者认为“蜀侯”可能属于周朝分封制下的爵位,例如蜀侯蚕丛(三星堆文明的关联人物)。但周朝分封制的实施时间晚于帝喾时期,因此这一说法存在争议。


补充说明
需注意“蜀侯”与三国时期“蜀汉”(刘备政权)的区别,后者是独立王朝而非诸侯国。关于古蜀侯的具体世系,目前仍存在传说与史实交织的情况,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现为此提供了新的研究线索。

别人正在浏览...

辨白並牀车两貂扇定海三总兵鼎能递迁顿宿鹅卵石樊援抚爱庚帖国豆谷水禾稻和光同尘黄公互感交窗假王节整井养劲卒絶版君父睽合猎马六箴离卫漏气律人蛮不讲理慢戾蒙松迷梦凝眼醲粹暖丝暖意陪斩谦辞歉俭谦素乞归麒麟雏敧倾羣玉溶与入套三祇山吏太平歌词檀维体佞挖花外意玩奸消纳虾王细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