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親識的意思、親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親識的解釋

(1).親信賞識。《東觀漢記·馮勤傳》:“ 魏郡 太守 範橫 上疏薦 勤 為郎中、給事尚書,以圖議軍糧,在事精勤,遂見親識。”

(2).猶親友。 南朝 宋 謝惠連 《順東西門行》:“酌酪華堂集親識,舒情盡歡遣悽惻。”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十:“ 杜祁公 罷相,居 南京 ,無宅,假驛舍居之數年……閭裡吉兇慶吊,與親識之道 南京 者,相與燕勞,問遺之,禮未嘗廢。”

(3).親近熟識。 清 吳偉業 《送何省齋》詩:“旁有親識人,通都走聲利,厚意解羈愁,盛言推名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親識”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較少,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層釋義:

  1. 親信賞識
    指被信任且受到重視。例如《東觀漢記·馮勤傳》記載:“遂見親識”,描述馮勤因勤勉被上級賞識。

  2. 親友
    泛指親近的親戚朋友。南朝謝惠連在《順東西門行》中寫道:“酌酪華堂集親識”,描繪親友歡聚場景;宋代葉夢得《石林燕語》也提到“與親識之道南京者”往來禮節。

  3. 親近熟識
    表示關系密切且熟悉。清代吳偉業《送何省齋》詩中的“旁有親識人”即指熟識之人。

補充說明:
該詞多用于古代文獻或書面語境,現代口語中較少使用。不同釋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例如“親識”在《馮勤傳》中偏向“賞識”,而在謝惠連詩中則指“親友”。

網絡擴展解釋二

親識的意思

親識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通過親身接觸和了解而認識或了解對方。它可以指親自見面,也可以指通過親屬、朋友等渠道獲得對方的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親識的拆分部首是人字旁(亻)和言字旁(讠),親字的拼音是qīn。它總共有8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親識一詞的來源比較古老,最早可以追溯到《詩經·七月》中的句子“因循守故業,親師又叔射。”。在繁體字中,親字的寫法是親。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親字産生了一些變化。在金文中,親字的形狀較為簡單,類似于現代的寫法。而在篆文中,親字的結構有所變化,中間的人字旁被合并到邊上的讠字旁中,看起來像是一個人在說話的樣子。

例句

1. 他們通過長期合作,建立了深厚的親識之情。
2. 我們可以通過親友的介紹,進行親識和了解。

組詞

親識可以和其他詞語組合成新詞,例如:親友、親密、親曆等。

近義詞

親識的近義詞包括:了解、相識、認識、接觸等。

反義詞

親識的反義詞包括:陌生、疏遠、不了解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