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麒麟相斗。《淮南子·天文训》:“麒麟鬭而日月食,鲸鱼死而彗星出。”
(2).比喻群雄纷争。 唐 皮日休 《次韵寄答鲁望》:“伟哉 泂上 隐,卓尔 隆中 耨。始将麋鹿狎,遂与麒麟鬭。”
“麒麟斗”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两层含义:
字面意义:指麒麟这种神兽相斗的行为。麒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祥瑞,因此其相斗常被赋予特殊寓意,如《淮南子·天文训》提到“麒麟鬭而日月食”,将自然现象与神兽活动相关联。
比喻意义:代指群雄割据、纷争的局面。例如唐代诗人皮日休在《次韵寄答鲁望》中用“遂与麒麟鬭”暗喻政治或军事领域的激烈竞争。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或现代作品中的用法,可参考《淮南子》、唐代诗文或相关文学网站。
麒麟斗是一个成语,形容两个特别出色的人互相竞争、较量或斗争的情景。
麒 - 用"鸟"作为部首,共10笔
麟 - 用"鹿"作为部首,共22笔
斗 - 用"斗"作为部首,共4笔
麒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祥瑞的动物,象征着吉祥和祥瑞。斗意指战斗、竞争。麒麟斗的来源于古代传说中麒麟之间的激烈战斗。
在繁体字中,麒麟斗的写法保持不变。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在古籍中,麒麟常被写为“麒麟”,斗写为“鬥”。所以,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麒麟斗可能被写作“麒麟鬥”。
两位顶尖武功高手在比武大会上展开了一场激烈的麒麟斗。
1. 麒麟守卫
2. 斗争激烈
3. 麒麟鬥场
1. 争斗
2. 对抗
1. 和谐合作
2. 协作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