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乞浆得酒的意思、乞浆得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乞浆得酒的解释

比喻所得超过所求。 唐 刘知几 《史通·书志》:“太岁在酉,乞浆得酒;太岁在巳,贩妻鬻子。” 宋 陆游 《对食作》诗:“乞浆得酒岂嫌薄,卖马僦船常觉宽。” 清 沉涛 《文翠轩笔记》卷一:“《广平府志》言此山有 唐太宗 碑蹟,余求之不可得,转获 石赵 时刻石。乞浆得酒,亦自快意。”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乞浆得酒”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qǐ jiāng dé jiǔ,其核心含义是“讨水喝却得到了酒”,比喻实际所得超过所求,常用来形容意外收获或超出预期的结果。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析该成语:


一、释义与用法


二、典故与出处

该成语最早见于唐代刘知幾的《史通·书志》,原文为:“太岁在酉,乞浆得酒;太岁在巳,贩妻鬻子。”。其中“太岁在酉”指特定年份的吉兆,古人认为此时连微小的请求也会得到丰厚的回报,后逐渐演变为固定成语。


三、例句与延伸

  1. 古文用例
    宋代陆游《对食作》诗:“乞浆得酒岂嫌薄,卖马僦船常觉宽。”,表达满足于意外所得的心态。
  2. 现代例句
    “他申请助学金,竟获得全额奖学金,可谓乞浆得酒。”。

四、近义与反义

类别 成语 释义
近义词 求浆得酒 与“乞浆得酒”同义
反义词 求益反损 所求未得,反受损失

五、文化内涵

该成语反映了古人对生活际遇的观察:在特定条件下(如“太岁在酉”),微小愿望可能引发超额回报。这种观念既包含对运气的诠释,也暗含“知足常乐”的处世哲学。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史通·书志》或宋代《续博物志》中的相关记载。

网络扩展解释二

《乞浆得酒》

《乞浆得酒》是一个成语,意为乞求米汤却得到美酒。

拆分部首和笔画:

《乞浆得酒》的拆分为:“乛”(乙)在左手边,“田”在右手边,“水”在上部,“氵”(三点水)在下部,均为左右结构。它的笔画由一画(乛/乙)和二画(田)组成。

来源:

《乞浆得酒》最早出现在《韩非子》这部战国时期的兵法著作中。成语中的“浆”原指米汤,后来引申为酒,表示本意之外的意外收获。依靠乞求米汤的讨要或讨酒行为,却以美酒为所得。

繁体:

《乞浆得酒》的繁体为「乞漿得酒」。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乞浆得酒可能使用以下形式书写:
1. 古篆字形:㞗酱得酒
2. 简练字形:乞浾得酒
3. 正書体:乞漿得酒
4. 行書体:乞篓得酒。

例句:

他向邻居借钱买菜,却乞浆得酒般得到了一桶美酒。

组词:

乞求、借款、乞讨、得到、美酒

近义词:

出人意料、意外之喜、意外收获

反义词:

得不偿失、失望、无所得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