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且并的意思、且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且并的解释

并且。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诡黄》:“惊惶间已失鞋,且并脱去一袜。”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且并"在现代汉语中并非一个独立的、常用的固定词语,它是由连词“且”和“且”或“并”组合使用的一种文言或早期白话的表达方式,主要用于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以下从汉语词典和语言学角度进行详细解释,并引用权威来源:

一、 “且” 的核心含义(分释)

  1. 表示并列关系: 相当于“又”、“而且”,连接两个并列的动作、状态或性质。
    • 来源依据: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明确将“且”释义为连词,表示“并且;而且”。例如:“既高且大”。
    • 古籍例证: 《诗经·小雅·鱼丽》:“君子有酒,旨且多。”(既有美酒,又多又好)。
  2. 表示递进关系: 相当于“况且”、“再说”,引出更进一层的意思。
    • 来源依据: 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指出“且”可作连词,表示“况且”、“而且”,用于推进一层。例如:“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列子·汤问》)。
  3. 表示暂且、姑且: 作副词,表示暂时或让步。
    • 来源依据: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商务印书馆):收录“且”作副词,义为“暂且”、“姑且”。例如:“先生且休矣,我将念之。”(《史记·淮阴侯列传》)。

二、 “并” 的核心含义(分释)

  1. 表示并列关系: 相当于“和”、“以及”,连接并列的词或短语。
    • 来源依据: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将“并”释义为连词,表示“并且”、“以及”。例如:“讨论并通过了决议”。
  2. 表示同时进行或同时存在: 相当于“一齐”、“一起”。
    • 来源依据: 《汉语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崇文书局):指出“并”有“一齐”、“一起”之义。例如:“诸侯并起”(《史记·秦始皇本纪》)。
  3. 表示更进一层: 相当于“并且”,连接分句,表示后者比前者更进一步。
    • 来源依据: 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说明“并”作连词,连接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词组,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例如:“他不但接受了批评,并(且)表示要改正错误”。

三、 “且并” 的组合意义与用法 “且并”通常出现在文言或早期白话文中,是两个连词连用,起到加强并列或递进语气的作用。可以理解为“并且”、“而且”、“再加上”的意思。它强调所连接的两个部分同等重要或后者是前者的进一步补充、深化。

四、 现代汉语中的使用 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且并”作为一个固定连词组合已非常罕见,基本被“并且”、“而且”、“且”、“并”等更简洁或更常用的连词所取代。它主要保留在:

  1. 对古籍或早期白话文作品的阅读和理解中。
  2. 某些方言或特定语体(如仿古写作)中偶有出现。

“且并”是古汉语中由连词“且”和“并”复合而成的连接成分,核心意义在于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强调前后成分的并存、累积或深化。其功能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并且”、“而且”。在现代汉语中,它已不再是常用词汇,主要出现在文献阅读或特定语境中。理解“且并”的关键在于掌握“且”和“并”各自作为连词的基本含义(并列、递进),以及它们组合后产生的强调作用。

网络扩展解释

“且并”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释


详细解析

  1. 词语结构
    “且”表示递进或并列(类似“而且”),“并”则加强同时性,组合后表达双重肯定,多用于书面语或古汉语语境。

  2. 使用场景

    • 文学与历史文本:如清代和邦额《夜谭随录·诡黄》中“惊惶间已失鞋,且并脱去一袜”。
    • 现代用法:较少见,多用于强调两个动作或状态的叠加,如“他学习用功,且并乐于助人”。
  3. 与“并且”的区别
    “且并”更偏向古汉语或文学化表达,而“并且”是现代汉语常用连词,结构为“并+且”,强调动作的先后或递进。


例句参考


“且并”是一个偏书面化的词汇,现代使用频率较低,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是否适用。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文献参考,可查阅汉典或古典文学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宝锷剥毁伯通不落言筌琤瑽尘根传衣大胆包身丹字琱轭顶门一针斗盆发嫁灌襞光碟贯花酣甜闳达红丝石黄金菊黄钟调颒沐金碧济贫院疾色疾世久经僦人空曲狂狯来世蛮夷大长毛芥没前程命书愍惜佞兑曝书见竹怯场芹茆穷居蝾蚖沙鷄山茹设言石骆驼识时务者爲俊杰施行数米量柴顺言素飙贪恡推咎吞声五光十色嚣埃笑面小岘春下状新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