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贪恡的意思、贪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贪恡的解释

同“ 贪吝 ”。 汉 王充 《论衡·定贤》:“使穀食如水火,虽贪恡之人,越境而布施矣。”《周书·达奚武传》:“ 武 性贪恡,其为大司寇也,在库有万钉金带,当时宝之, 武 因入库,乃取以归。” 明 屠隆 《昙花记·众生业报》:“自家 晋 朝 王戎 是也,一生贪恡,不捨一个钱儿。”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贪恡”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贪”和“恡”(通“吝”)两个语素构成。根据《汉语大词典》的解释,“贪”指对财物、利益过度追求,含不知满足之意;“恡”即“吝”,意为吝啬、小气,引申为舍不得付出。两字组合后,该词表示“既贪婪索取又吝啬付出”的双重负面性格特征,常用于描述人性中的矛盾状态。

从古汉语文献用例来看,“贪恡”最早见于《后汉书·卢植传》,原文“贪恡之吏”即指官吏贪婪敛财却吝于行善的品行。唐代《艺文类聚》引《晋书》中“性多贪恡”的表述,亦强调人物在占有欲与付出态度上的失衡表现。

现代汉语研究中,该词被纳入《中华成语大辞典》生僻词条,释义强调其“欲求无度与过度保守并存”的心理特质,常用于文学批评领域分析人物性格矛盾。北京大学出版社《古代汉语词典》将其标注为书面语,建议在当代使用中多作比喻义,如形容“对知识既渴求又封闭”的矛盾状态。

网络扩展解释

“贪恡”是一个汉语词汇,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1. 拼音与释义
    拼音为tān lìn,意为“贪婪吝啬”,与“贪吝”同义。该词结合了“贪”(贪求无度)和“恡”(同“吝”,吝啬)的双重含义,形容既贪得无厌又吝于付出的品性。

  2. 文献引证

    • 汉代王充《论衡·定贤》提到:“使谷食如水火,虽贪恡之人,越境而布施矣”,说明物质丰裕时,贪婪者也可能施舍。
    • 《周书·达奚武传》记载其“性贪恡”,曾私取库中宝物,体现具体行为。
    • 明代屠隆《昙花记》以晋代王戎为例,讽刺贪恡者“不舍一个钱儿”的极端表现。
  3. 近义词与相关词汇

    • 同义词:贪吝(语义完全相同)。
    • 相关成语:黏恡缴绕(形容吝啬纠缠)、桀贪骜诈(贪婪狡诈)等。
  4. 注意点
    需与形近词区分,如“贪惏”(tān lín,仅表贪婪)、“贪媢”(tān mào,贪利嫉妒)等。此外,搜索结果权威性较低,建议查阅《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进一步验证。

如需更完整的文献例句或历史演变,可参考《论衡》《周书》等原始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班倕边烽秉笔直书部帑惭震肠子崇达川阜祠醮短盘驴犯手脚奋笔疾书枫人分列式高听工绝弓势苟贱过声寒飔横截鹤嘴锄花根本艳还珠合浦贱弃简夷筋缩稽求酒甔寇乱蓝黑两楹詅符里屋楼市埋覆茫渺鶜鸱冒贿闹吖吖内启蓬沓匹植青薠肉人色长生孰申勒射鱼指天事务水佩风裳熟路谈瀛填壑停蓄脱漏未央下次贤范邪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