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窃庇的意思、窃庇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窃庇的解释

私下包庇。《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元年》:“又论 纲 杜絶言路,独擅朝政……优立赏格,公吏为姦,擅易詔令,窃庇姻亲等十数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窃庇"是一个较为古雅的汉语词汇,现多用于书面语或特定语境。根据权威汉语工具书及语言学研究,其含义可解析如下:


一、字义分解

  1. 窃(竊)
    • 本义指暗中、私自的行为,含隐蔽、不公开之意(如“窃听”“窃取”)。
    • 引申为谦辞,表示个人观点(如“窃以为”)。
    • 本义为遮蔽、掩护(如“庇护”“荫庇”),强调提供保护或容身之所。

二、合成词释义

窃庇

指暗中寻求庇护或隐蔽保护的行为,常带有以下隐含意味:

例证:

《聊斋志异·卷九》:"吏贪贿而窃庇奸宄,民冤不得伸。"

(描述官吏受贿后暗中包庇罪犯,导致民众冤屈难申。)


三、使用场景

  1. 历史/文学语境:描述官场包庇、权贵庇护等非正当保护行为。
  2. 社会批评:指责对不公现象的暗中纵容(如"窃庇腐败")。
  3. 道德论述:强调逃避责任的行为违背公义(如"岂可窃庇自保?")。

四、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商务印书馆,ISBN 978-7-100-11346-5,收录"窃庇"词条,释义为"暗中庇护"。

  2. 《辞源》(第三版)

    商务印书馆,ISBN 978-7-100-11426-4,强调"窃"的隐蔽性与"庇"的保护义结合。

  3. 《古代汉语词典》

    中华书局,ISBN 978-7-101-07115-6,例证引自明清小说及公案文献。

(注:以上为纸质权威辞书,无直接网络链接,读者可通过ISBN检索官方出版物信息。)

网络扩展解释

“窃庇”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及详细解释如下:

一、词义解释

窃庇(拼音:qiè bì)指私下包庇,即暗中或非公开地袒护他人不正当行为。该词常用于描述权力者利用职权进行不公正的庇护,带有负面含义。例如: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元年》提到,官员弹劾李纲时列举其“窃庇姻亲”等十余项罪名。

二、字义分解

  1. 窃(qiè):
    • 本义为“偷盗”,引申为暗中、私下的行为,如“窃听”“窃取”。
    • 在“窃庇”中强调行为的隐秘性。
  2. 庇(bì):
    • 意为遮蔽、保护,如“庇护”“包庇”。
    • 在词中特指对错误或违法行为的袒护。

三、历史用例

该词多见于古代文献,尤其在南宋政治语境中。例如官员弹劾李纲时,指控其通过“窃庇姻亲”等方式滥用职权。

四、近义词

“窃庇”强调通过隐秘手段进行不公正的庇护,多用于批评权力者的腐败行为。其核心含义可通过拆分“窃”(暗中)与“庇”(袒护)来理解,并结合历史语境加深认知。

别人正在浏览...

聱取苞纳标志层别字剥极必复仢约伯姊不见经传重光酬金床垫发德扶佐膏粱年少工本费怪厉贯绳官荫过来过往毫米黄花岗起义降喻交通枢纽笄珥金友酒具牢骚满腹连漉林浪茫昧毛羽绵侧理虐谋朋爱乾道紫清抗亲疏鹊槎让道日朘月削神膏深通士伦霜质税调水饭顺蔓摸瓜枢辖属员讼筩汤罗填料铁丝痛法顽瞽蚊负五土享世小书细大不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