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齐暾果 ”。齐暾树的果实。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三·摩厨子》:“齐墩果,德庆果。”《文汇读书周报》1991.12.7:“油橄榄即《圣经》上所说的橄榄,也就是《酉阳杂俎》中的齐暾果,它是木犀科植物,是西方出名的木本油料植物,‘橄榄油’便是这种植物提供的。”
齐墩果是木犀科齐墩果属的常绿小乔木,学名通常对应油橄榄(Olea europaea),其名称和用途在不同文献中有多种记载。以下是详细解释:
植物学特征
齐墩果为常绿小乔木,叶互生,呈卵形且微有锯齿,初夏开白色花,果实小而圆,内含坚硬果核。其木材致密色白,但叶和果实具有毒性。
别名与历史记载
该植物在古籍中别名“齐暾果”“德庆果”,明代《本草纲目》已记载其名称,并指出与“摩厨子”等植物的关联。现代文献如《文汇读书周报》将其与油橄榄等同,称其为西方重要的木本油料植物。
用途与药用价值
注意事项
因叶和果实含毒性,需经专业处理后方可使用,避免直接食用或误用。
以上信息综合了植物学特征、历史文献及现代应用,需注意其名称在不同语境中的指代差异。更多细节可参考《本草纲目》及植物学权威资料。
齐墩果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果冻。它由“齐”、“墩”、“果”三个字组成。
齐墩果的部首拆分为食和阝。其中,“食”表示与食物相关,“阝”则表示与土地有关。它的笔画数为15画。
这个词来源于广东地区的方言,用以形容柔软且有弹性的果冻食品。
在繁体字中,齐墩果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在古时候,齐墩果的汉字写法与现在相差较大。具体写法为“齊墩菓”,部首拆分仍然是食和阝,但字形和简化后的字有所不同。
以下为几个使用齐墩果的例句:
1. 他最喜欢吃齐墩果了,每次去超市都会买几盒。
2. 齐墩果是一种很受欢迎的甜品,口感十分润滑。
齐墩果的近义词包括果凍、果冻。反义词则可以是硬果、坚果。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