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轴的意思、成轴的详细解释
成轴的解释
(1).《管子·宙合》:“多备规轴者,成轴也。夫成轴之多也,其处大也不究,其入小也不塞。”本谓现成之轴。后以指成式,法规。 清 翟灏 《通俗编·器用》:“今以有成式为成轴是也。”
(2).犹成书。成为完整的书。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 柳芳 与 韦述 友善,俱为史官。 述 卒后,所著书有未毕者,多 芳 与续之成轴。”
词语分解
- 成的解释 成 é 做好,做完:成功。完成。成就。成事。成交。成立。成婚。成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成人之美。玉成其事。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成形。成性。成人。自学成才。蔚然成风。 变为:长成。变成。
- 轴的解释 轴 (軸) ó 穿在轮子中间的圆柱形物件:轴心。轮轴。 像车轴的用来卷绕东西的圆柱形器物:画轴。卷轴。 量词,古代用于以轴装成的书卷,现用于缠在轴上的线以及装裱带轴子的字画等:“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
网络扩展解释
“成轴”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下有差异,主要可从以下两方面理解:
一、本义与引申义
-
原始含义
源自《管子·宙合》中“多备规轴者,成轴也”,本指现成的轴类工具,用于比喻事物具备完整的结构或规范。
引申为固定的模式或法规,如“其处大也不究,其入小也不塞”,强调成轴之物既能适应宏观框架,又能契合细节需求。
-
文献中的用法
唐代李肇《唐国史补》记载“续之成轴”,指将未完成的著作补充完整,形成一部完整的书籍。此处“成轴”可理解为成书,即通过整理使内容系统化。
二、现代语境中的常见误解
部分非权威解释(如)将“成轴”与“轴对称”混用,认为“成轴对称”是“具有对称轴”的简写。但根据权威文献,这种用法缺乏依据,可能是网络误传。
“成轴”的核心含义是形成完整结构或规范,既可用于抽象规则(如法规、成式),也可指具体事物(如书籍、机械部件)。使用时需结合上下文,避免与数学中的“轴对称”混淆。
网络扩展解释二
《成轴》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成轴》是一个汉语词语,意为“装订书籍时所用的钉子或其他类似物”。成指完成,轴指支撑物,两者结合起来表示用于装订的支撑物。
拆分部首和笔画:
《成轴》的拆分部首是“⻄”和“辵”。其中,“⻄”属于偏旁部首“⻄阝”(左边为“⻏”,右边为“⻍”),而“辵”属于偏旁部首“辶”。
来源:
《成轴》是由两个独立的汉字组合而成,它们在构造时保留了各自的意义。
繁体:
《成轴》的繁体写法为「成軸」。
古时候汉字写法:
根据古代拓片资料,可以得知《成轴》这个词在古代的写法为「成箒」。
例句:
1. 他用成轴将书籍牢牢地绑在一起。
2. 这本书的装订很牢固,居然没有丢失任何一页。
组词:
成书、成装、装轴、轴线、轴心
近义词:
书钉、订书钉、装订钉、钉子
反义词:
解开、拆卸、散开
希望这些信息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