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通气的窗眼。借指蠹虫蛀的穴孔,俗称虫眼。 宋 欧阳修 《洛阳牡丹记》:“花开渐小於旧者,盖有蠹虫损之,必寻其穴以硫黄簪之,其旁又有 * 如鍼孔,乃虫所藏处,花工谓之气窗。”
(2).指门窗上部用来通风换气的小窗。
气窗是建筑或交通工具中用于调节空气流通的专用窗口,其核心功能在于通过可开启的窗扇结构实现室内外气体交换。《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明确定义其为"房屋或车厢上部设置的小窗,用以通风换气"。《中国建筑术语手册》进一步指出,气窗通常采用上悬、中悬或推拉式设计,安装位置多在高处墙面或屋顶,既能保证空气对流效率,又能避免雨水直接渗入。
从工程学角度分析,标准气窗包含窗框、活动扇、密封条三大组件,开合角度多控制在15-45度之间,计算公式可表示为: $$ theta = arctanleft(frac{h}{w}right) $$ 其中θ为开启角度,h为窗扇高度,w为窗框宽度。这种设计兼顾通风效率与结构安全,广泛应用于住宅、厂房、车厢等密闭空间。
《建筑通风设计规范》特别强调,医疗场所的气窗须配置过滤网装置,过滤等级需达到PM2.5标准,该项要求已被纳入国家强制性建设标准GB50736-2016。现代智能气窗更融合了温湿度感应技术,能自动调节开合幅度,实现节能与空气质量的动态平衡。
气窗的详细解释如下:
气窗指门窗上部用于通风换气的小窗,主要功能是促进室内空气流通和辅助采光。该词在宋代文献中已有记载,既指实际建筑构件,也引申为虫蛀孔洞的比喻义。
最早见于宋代欧阳修《洛阳牡丹记》,描述花匠用硫磺填补牡丹虫蛀孔洞时,将蛀虫藏匿的小孔称为"气窗"。明清时期逐渐演变为建筑术语,指代通风小窗。
现代多用于以下场景:
可通过查字典、建筑规范等渠道获取更专业释义。
半开门不差毫发布卦不生不灭参军戏长白山脉巉峭尘襟冲猋除四当中调遣断块山发程藩扞风和日煗風月無邊幅度感纳高世公班衙官绅鹤质火剂交能易作几策禁宸警丁精切九牛一毛捐躯赴难剧语快照浪包喽老杜嫘祖李时珍轮窑鸣蝉排骨判涣配人裒率情深似海侵浔阮家屐三将军舍利子塔识拔十成石楗视肉棠木舫挑菜节椭圜无跌夏时邪挠谢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