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quietly]∶寂静;声音低微;不声不响
悄悄离开
(2) [on the quiet]∶小声地,偷偷地
他悄悄地全跟我说了
(1).忧伤貌。《诗·邶风·柏舟》:“忧心悄悄,愠于羣小。” 汉 蔡邕 《司空临晋侯杨公碑》:“忧愠悄悄,形于容色。” 唐 权德舆 《薄命篇》:“閒看双燕泪霏霏,静对空牀魂悄悄。” 元 张玉娘 《山之高》诗之一:“我有所思在远道,一日不见兮,我心悄悄。” 赵朴初 《河满子·东山》词:“悄悄非关多病,三年不见 东山 。”
(2).寂静貌。 唐 元稹 《莺莺传》:“更深人悄悄,晨会雨濛濛。” 宋 朱熹 《闻蝉》诗:“悄悄山郭暗,故园应掩扉。” 明 何景明 《与贾郡博宿夜话》诗:“苍苍季冬夕,悄悄昆虫闭。” 俞平伯 《冬夜之公园》:“鸦都睡了,满园悄悄无声。”
(3).形容声音很轻。 唐 韩愈 《落叶送陈羽》诗:“悄悄深夜语,悠悠寒月辉。”《水浒传》第十七回:“ 张清 手执长枪,引一千军兵悄悄地出战。”《儒林外史》第十回:“一个贴身的小厮在知县耳前悄悄説了几句话。” 梁斌 《播火记》二二:“ 朱老忠 正在 朱老明 屋里坐着,听得外面有人悄悄走进来。”
(4).料峭。 元 迺贤 《京城燕》诗:“三月京城寒悄悄,燕子初来怯清晓。”
“悄悄”是一个汉语副词,主要表示行为或状态发生时不发出声响、不引人注意或避免惊动他人。其详细释义如下:
一、核心含义:声音轻、动静小
指动作、行为非常轻微,尽量不发出声音,以避免打扰或惊动他人。
例:他悄悄走进房间,生怕吵醒熟睡的孩子。
来源依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1051页。
参考链接:商务印书馆官网(需查询具体词条)
二、引申含义:不公开、不张扬
强调行为隐蔽、私下进行,不愿被他人知晓或关注。
例:两人悄悄商议了下一步计划。
来源依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第1078页。
参考链接:汉典网“悄悄”释义(在线权威词典)
三、词性特征与用法
来源依据:《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328页。
四、近义词辨析
来源依据:《同义词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第202页。
五、文学语境中的表现力
在文学作品中常渲染静谧、私密或孤独的氛围:
例:月光悄悄爬上窗台。(营造静谧意境)
来源依据:《汉语修辞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145页。
权威参考来源说明:以上释义综合《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等权威工具书,并援引语言学专著及经典文学作品用例,确保内容符合(专业性、权威性、可信度)原则。
“悄悄”是一个汉语副词,通常表示以下几种含义:
在文学中,“悄悄”还可隐喻时光流逝、情感变化等抽象概念,如“岁月悄悄带走了青春”。
拜笺并聚冰冷兵连祸接炳灵公参政耻格舂簸摧捽大当扼腕叹息法拉风鲠凤跱龙拿覆沓丐取宫服鹤雪皇太子黄图缓留汇合假货贱价间日疟挟日禁涂旧账疾瘵隽秀抗直亏盈灵椿礼让为国龙沫龙阵风乱套路陌麻普磻溪批亢擣虚起藏青缟热闷塞尚省场省委使臣房刷动淑人君子榻布套头裹脑它人调唆透子脱械王范完纳蓊葧谐际